Remove ads
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在中華人民共和國,市轄區(通常簡稱為區)為設區的市城區劃定的行政分區,行政區劃上屬縣級行政區,行政級別上通常為正縣處級。
市轄區管轄的區域以街道為主,也包括鄉鎮,由於近年來市轄區擴大等原因,部分市轄區以鄉、鎮為主,如廣西的欽州市欽北區。一般地,市轄區人民政府的職能比縣人民政府、縣級市人民政府要少,因為很多政府職能被上收至地級市。如,市轄區的公安分局,可由市公安局垂直領導管理。特別是市轄區的交通警察大隊,基本上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實施垂直管理領導,以統一市區內的交通管理權責。此外,國土資源、規劃、工商、質監、煙草專賣、檢驗檢疫等也多由市局直管。[1]
特別地,直轄市的市轄區行政級別上為正地廳級,副省級城市的市轄區行政級別上為正局副廳級。但直轄市、副省級城市的市轄區在民政部行政區劃登記中,也仍屬於縣級行政區。
市轄區名稱 | 設立時間 | 設立方式 | 相關批文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北京市(共16個) | ||||
東城區 | 1952年6月20日 | 第一至十六區調整為東單、西單、東四、西四、前門、崇文、宣武、東郊、南苑、豐臺、海淀、石景山、門頭溝13個區[註 1] |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| 1958年5月16日,撤銷東單區、東四區,合併設立東城區;2010年6月28日,撤銷崇文區,併入東城區(國函〔2010〕55號) |
西城區 | 1958年5月16日,撤銷西單區、西四區,合併設立西城區;2010年6月28日,撤銷宣武區,併入西城區(國函〔2010〕55號) | |||
朝陽區 | 1958年5月3日,東郊區更名為朝陽區 | |||
豐臺區 | ||||
石景山區 | 1958年5月3日,撤銷石景山區;1967年8月7日恢復 | |||
海淀區 | ||||
門頭溝區 | 1952年9月改置京西礦區;1958年5月3日恢復門頭溝區 | |||
房山區 | 1986年11月11日 | 撤房山縣、燕山區,合併設立房山區 | 國函〔1986〕164號 | |
通州區 | 1997年4月29日 | 撤縣設區(原通縣) | 國函〔1997〕30號 | |
順義區 | 1998年3月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8〕17號 | |
昌平區 | 1999年9月1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9〕112號 | |
大興區 | 2001年1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4號 | |
懷柔區 | 2001年12月3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175號 | |
平谷區 | ||||
密雲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82號 | |
延慶區 | ||||
天津市(共16個) | ||||
和平區 | 1952年8月16日 | 第一至十一區調整為第一至八區;1955年8月15日,第一至八區分別更名為和平、城廂、河北、河東、新華、河西、南開、紅橋8個區 |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| 1958年9月9日,撤銷新華區,併入和平區 |
河東區 | ||||
河西區 | ||||
南開區 | 1958年9月9日,撤銷城廂區,併入南開區 | |||
河北區 | ||||
紅橋區 | ||||
東麗區 | 1953年5月14日 | 撤銷天津縣,設立東郊、西郊、南郊、北郊4個區 | 內務部批准 | 1958年9月9日撤銷東郊、西郊、南郊、北郊4個區;1962年2月1日恢復;1992年2月12日,東郊區更名為東麗區,西郊區更名為西青區,南郊區更名為津南區,北郊區更名為北辰區(民行批〔1992〕16號) |
西青區 | ||||
津南區 | ||||
北辰區 | ||||
武清區 | 2000年6月1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0〕67號 | |
寶坻區 | 2001年3月22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29號 | |
濱海新區 | 2009年10月21日 | 撤銷塘沽區、漢沽區、大港區,合併設立濱海新區 | 國函〔2009〕125號 | |
寧河區 | 2015年7月2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19號 | |
靜海區 | ||||
薊州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縣設區(原薊縣) | 國函〔2016〕98號 | |
上海市(共16個) | ||||
黃浦區 | 1945年8月 | 中日戰爭結束後,市區分劃為黃浦、老閘、邑廟、蓬萊、泰山(1947年1月改嵩山)、盧家灣(1947年1月改盧灣)、常熟、徐家匯(1947年1月改徐匯)、長寧、靜安、新成、江寧、普陀、閘北、北站、虹口、北四川路、提籃橋、榆林、楊浦、新市街(1947年1月改新市)、江灣、吳淞、大場、新涇、龍華、楊思、洋涇、高橋29個區[註 2] | 1956年2月9日,撤銷老閘區,併入黃浦區,撤銷嵩山區,併入盧灣區、邑廟區;1960年1月7日,撤銷邑廟區、蓬萊區,設立南市區;2000年6月13日,撤銷南市區,併入黃浦區(國函〔2000〕65號);2011年5月20日,撤銷盧灣區,併入黃浦區(國函〔2011〕59號) | |
徐匯區 | 1956年2月9日,撤銷常熟區,併入徐匯區 | |||
長寧區 | ||||
靜安區 | 1956年2月9日,撤銷北站區,併入閘北區,撤銷靜安區,併入新成區、長寧區;1960年1月7日,撤銷新成區、長寧區,恢復靜安區;2015年10月13日,撤銷閘北區,併入靜安區(國函〔2015〕183號) | |||
普陀區 | ||||
虹口區 | 1956年2月9日,撤銷北四川路區,併入虹口區;1960年1月7日,撤銷提藍橋區,併入虹口區 | |||
楊浦區 | 1960年1月7日,撤銷榆林區,併入楊浦區 | |||
閔行區 | 1981年2月22日 | 由徐匯區、上海縣析置 | (81)國函字?號 | 1992年9月26日,撤銷上海縣,併入閔行區(國函〔1992〕130號) |
寶山區 | 1988年1月21日 | 撤銷寶山縣、吳淞區,合併設立寶山區 | 國函〔1988〕17號 | |
嘉定區 | 1992年10月11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2〕147號 | |
浦東新區 | 1992年10月11日 | 由川沙縣,上海縣、黃浦區、南市區、楊浦區的浦東部分合併設立 | 國函〔1992〕145號 | 2009年4月24日,撤銷南匯區,併入浦東新區(國函〔2009〕52號) |
金山區 | 1997年4月2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7〕29號 | |
松江區 | 1998年2月2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8〕16號 | |
青浦區 | 1999年9月1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9〕113號 | |
奉賢區 | 2001年1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2號 | |
崇明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97號 | |
重慶市(共26個) | ||||
渝中區 | 1950年6月1日 | 第一至七區調整為第一區 | 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 | 1955年10月,第一區更名為市中區;1994年12月17日,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(國函〔1994〕138號) |
江北區 | 第九、十區調整為第二區 | 1955年10月,第二區更名為江北區 | ||
沙坪垻區 | 第十三、十四區調整為第三區 | 1955年10月,第三區更名為沙坪垻區 | ||
九龍坡區 | 第八、十七區調整為第四區 | 1955年10月,第四區更名為九龍坡區 | ||
南岸區 | 第十一、十二、十五、十八區調整為第五、六區;1952年10月,第五、六區合併為第五區 | 1955年10月,第五區更名為南岸區 | ||
北碚區 | 1953年3月13日 | 撤銷北碚市(省轄市),設立重慶市第六區 | (53)內民字第147號 | 1955年10月,第六區更名為北碚區 |
大渡口區 | 1965年4月2日 | 由九龍坡區析置 | (65)川民字第0163號 | |
渝北區 | 1994年12月17日 | 撤縣設區(原江北縣) | 國函〔1994〕138號 | |
巴南區 | 撤縣設區(原巴縣) | |||
萬州區 | 1997年12月20日 | 撤銷地級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、天城區、五橋區,設立萬縣區 | 中辦廳字〔1997〕34號 | 1998年5月22日,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(國函〔1998〕37號) |
涪陵區 | 撤銷地級涪陵市及其所轄的枳城區、李渡區,設立涪陵區 | |||
黔江區 | 2000年6月25日 | 撤自治縣設區(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) | 國函〔2000〕88號 | |
長壽區 | 2001年12月2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171號 | |
江津區 | 2006年10月2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6〕110號 | |
合川區 | ||||
永川區 | ||||
南川區 | ||||
綦江區 | 2011年10月22日 | 撤銷萬盛區、綦江縣,合併設立綦江區 | 國函〔2011〕129號 | |
大足區 | 撤銷雙橋區、大足縣,合併設立大足區 | |||
璧山區 | 2014年5月2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58號 | |
銅梁區 | ||||
潼南區 | 2015年4月2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74號 | |
榮昌區 | ||||
開州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縣設區(原開縣) | 國函〔2016〕99號 | |
梁平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85號 | |
武隆區 |
市轄區名稱 | 所屬地級市 | 設立時間 | 設立方式 | 相關批文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河北省(共49個) | |||||
長安區 | 石家莊市 | 1955年12月30日 | 撤銷新華、永安、東華、和平、振頭5個區,設立長安區、橋東區、橋西區 |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2014年9月9日,撤銷橋東區,併入長安區、橋西區(國函〔2014〕122號) |
橋西區 | |||||
井陘礦區 | 1960年12月8日 | 由井陘縣析置 |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89年12月8日,撤銷井陘礦區,併入井陘縣(民行批〔1989〕30號);1992年5月30日恢復(民行批〔1992〕57號) | |
新華區 | 1969年11月22日 | 由橋西區析置 | 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裕華區 | 2001年1月22日 | 撤銷郊區,由郊區、長安區、正定縣析置裕華區 | 國函〔2001〕10號 | ||
藁城區 | 2014年9月9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22號 | ||
鹿泉區 | |||||
欒城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路南區 | 唐山市 | 1955年3月25日 | 第一至十區調整為路南、路北、碑子院、窪里、缸窯、東礦6個區 |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路北區 | |||||
古冶區 | 1995年1月11日,東礦區更名為古冶區(民行批〔1995〕1號) | ||||
開平區 | 1956年10月8日 | 撤銷碑子院區、窪里區、缸窯區,設立郊區 |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1年1月2日,撤銷郊區,設立開平區;1965年7月27日,恢復郊區;1982年3月17日,再更名為開平區 | |
豐南區 | 2002年2月1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7號 | ||
豐潤區 | 撤銷豐潤縣、新區,合併設立豐潤區 | ||||
曹妃甸區 | 2012年7月11日 | 撤縣設區(原唐海縣) | 國函〔2012〕85號 | ||
山海關區 | 秦皇島市 | 1953年1月2日 | 撤銷山海關市(原屬遼西省),設立山海關區 | 政務院批准 | |
海港區 | 1953年7月28日 | 撤銷第一、二區,合併設立第一區 |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5年10月28日,第一區更名為港口區,同年12月6日,更名為海港區 | |
北戴河區 | 1954年1月18日 | 由海濱區改置 |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撫寧區 | 2015年7月2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21號 | ||
峰峰礦區 | 邯鄲市 | 1956年10月12日 | 撤銷峰峰市(省轄市),設立峰峰礦區 | (56)國曾字第84號 | |
邯山區 | 1980年7月2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邯山區、叢台區、復興區 |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2016年9月14日,撤銷邯鄲縣,併入邯山區、叢台區(國函〔2016〕157號) | |
叢台區 | |||||
復興區 | |||||
肥鄉區 | 2016年9月1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57號 | ||
永年區 | |||||
襄都區 | 邢臺市 | 1980年3月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橋東區、橋西區、郊區 |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2020年6月5日,橋東區更名為襄都區,橋西區更名為信都區,撤銷邢臺縣,併入襄都區、信都區(國函〔2020〕78號) |
信都區 | |||||
任澤區 | 2020年6月5日 | 撤縣設區(原任縣) | 國函〔2020〕78號 | ||
南和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競秀區 | 保定市 | 1961年7月 | 將市區劃分為永華、興華、裕華、新市4個區[註 3] | 2015年4月28日,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(國函〔2015〕73號) | |
蓮池區 | 2015年4月28日 | 撤銷北市區、南市區,合併設立蓮池區 | 國函〔2015〕73號 | ||
滿城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清苑區 | |||||
徐水區 | |||||
下花園區 | 張家口市 | 1955年8月8日 | 由宣化市下花園礦區改置 | (55)國內常字第93號 | |
橋東區 | 1963年3月2日 | 撤銷武城區、明德區、大境門區,合併設立橋東區 |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|
橋西區 | 撤銷東安區、花園區,合併設立橋西區 | ||||
宣化區 | 撤銷宣化市(省轄市),設立宣化區 | 2016年1月7日,撤銷宣化縣,併入宣化區(國函〔2016〕5號) | |||
萬全區 | 2016年1月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5號 | ||
崇禮區 | |||||
鷹手營子礦區 | 承德市 | 1965年6月17日 | 由興隆縣析置 | 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雙橋區 | 1980年6月25日 | 撤銷虹橋區、翠橋區,合併設立雙橋區 |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雙灤區 | 撤銷雙灤辦事處,設立雙灤區 | ||||
新華區 | 滄州市 | 1980年3月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新華區、運河區、郊區 |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97年10月21日,撤銷郊區,併入新華區、運河區(國函〔1997〕96號) |
運河區 | |||||
安次區 | 廊坊市 | 1988年9月1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廊坊市) | 國函〔1988〕114號 | |
廣陽區 | 2000年3月7日 | 由安次區析置 | 國函〔2000〕19號 | ||
桃城區 | 衡水市 | 1996年5月31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衡水市) | 國函〔1996〕39號 | |
冀州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03號 | ||
山西省(共26個) | |||||
小店區 | 太原市 | 1997年5月8日 | 撤銷南城、北城、河西、南郊、北郊5個區,設立小店、迎澤、杏花嶺、尖草坪、萬柏林、晉源6個區 | 國函〔1997〕33號 | |
迎澤區 | |||||
杏花嶺區 | |||||
尖草坪區 | |||||
萬柏林區 | |||||
晉源區 | |||||
新榮區 | 大同市 | 1970年11月9日 | 撤銷郊區,設立南郊區、北郊區 | 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1971年7月5日,北郊區更名為新榮區 |
平城區 | 2018年2月9日 | 撤銷城區、南郊區、礦區,設立平城區、雲岡區 | 國函〔2018〕22號 | ||
雲岡區 | |||||
雲州區 | 撤縣設區(原大同縣) | ||||
城區 | 陽泉市 | 1963年2月18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站上區、蔭營區 | 山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9年1月9日,站上區更名為城區 |
郊區 | 1969年1月9日,蔭營區更名為郊區 | ||||
礦區 | 1970年1月11日 | 由城區析置 | 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潞州區 | 長治市 | 2018年6月19日 | 撤銷城區、郊區,合併設立潞州區 | 國函〔2018〕87號 | |
上黨區 | 撤縣設區(原長治縣) | ||||
屯留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潞城區 | 撤市設區 | ||||
城區 | 晉城市 | 1985年4月30日 | 撤銷縣級晉城市,設立城區、郊區[註 4] | (85)國函字62號 | |
朔城區 | 朔州市 | 1988年3月24日 | 撤縣設區(原朔縣) | 國函〔1988〕50號 | |
平魯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榆次區 | 晉中市 | 1999年9月24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1999〕124號 | |
太谷區 | 2019年11月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9〕104號 | ||
鹽湖區 | 運城市 | 2000年6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運城市) | 國函〔2000〕68號 | |
忻府區 | 忻州市 | 2000年6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忻州市) | 國函〔2000〕70號 | |
堯都區 | 臨汾市 | 2000年6月2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臨汾市) | 國函〔2000〕78號 | |
離石區 | 呂梁市 | 2003年10月23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3〕112號 | |
內蒙古自治區(共23個) | |||||
回民區 | 呼和浩特市 | 1950年12月19日 | 將回民聚居區(第一區)劃為回民自治區(1955年12月改為回民區) | 1956年11月,撤銷慶凱區,併入回民區、玉泉區 | |
新城區 | 1951年7月3日 | 第二至六區調整為第一、二、三區(1953年,第一、二、三區分別更名為新城區、慶凱區、玉泉區) | 歸綏市人民政府報告備案 | ||
玉泉區 | |||||
賽罕區 | 1956年9月20日 | 由郊區工作委員會改置 | 2000年5月14日,郊區更名為賽罕區(國函〔2000〕42號) | ||
東河區 | 包頭市 | 1956年5月15日 | 撤銷第一、二區、回民自治區,設立東河區、昆都侖區、青山區 |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 | |
昆都侖區 | |||||
青山區 | |||||
石拐區 | 1956年11月20日 | 由烏蘭察布盟石拐溝礦區改置石拐礦區 |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 | 1999年8月10日,石拐礦區更名為石拐區(民發〔1999〕22號) | |
白雲鄂博礦區 | 1958年9月5日 | 由烏蘭察布盟白雲鄂博鎮改置 | 包頭市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|
九原區 | 1963年3月31日 | 設立郊區 |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99年8月10日,郊區更名為九原區(民發〔1999〕22號) | |
海勃灣區 | 烏海市 | 1979年12月1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海勃灣區、海南區、烏達區 | 內革發〔1979〕343號 | |
海南區 | |||||
烏達區 | |||||
紅山區 | 赤峰市 | 1983年10月10日 | 撤銷縣級赤峰市、赤峰縣,設立紅山區、元寶山區、郊區 | (83)國函字218號 | |
元寶山區 | |||||
松山區 | 1993年5月3日,郊區更名為松山區(民行批〔1993〕89號) | ||||
科爾沁區 | 通遼市 | 1999年1月1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通遼市) | 國函〔1999〕5號 | |
東勝區 | 鄂爾多斯市 | 2001年2月26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17號 | |
康巴什區 | 2016年6月8日 | 由東勝區析置 | 國函〔2016〕102號 | ||
海拉爾區 | 呼倫貝爾市 | 2001年10月10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130號 | |
扎賚諾爾區 | 2013年3月6日 | 由滿洲里市析置(原扎賚諾爾礦區) | 民函〔2013〕68號 | ||
臨河區 | 巴彥淖爾市 | 2003年12月1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3〕121號 | |
集寧區 | 烏蘭察布市 | 2003年12月1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3〕122號 | |
遼寧省(共59個) | |||||
和平區 | 瀋陽市 | 1948年11月20日 | 將22個區調整為和平、瀋河、大東、皇姑、鐵西、北關、北市、南市8個區 | 瀋陽特別市政府決定 | 1959年2月24日,撤銷北市區、南市區、北關區,併入和平區、瀋河區、大東區 |
瀋河區 | |||||
大東區 | |||||
皇姑區 | |||||
鐵西區 | |||||
蘇家屯區 | 1953年2月17日 | 由蘇家屯鎮改置 | 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 | ||
瀋北新區 | 1959年12月31日 | 撤銷瀋陽縣,析置新城子區 | 國務院批准 | 2006年10月8日,新城子區更名為瀋北新區(民函〔2006〕300號) | |
渾南區 | 1964年4月2日 | 由和平區、瀋河區、大東區析置東陵區 | 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2014年6月17日,東陵區更名為渾南區(民函〔2014〕171號) | |
于洪區 | 由皇姑區、鐵西區析置 | ||||
遼中區 | 2016年1月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6號 | ||
中山區 | 大連市 | 1946年2月7日 | 將市區劃分為中山、西崗、沙河口、寺兒溝、嶺前5個區 | 大連市區政會議決定 | 1950年12月,撤銷寺兒溝區,併入中山區;1959年7月,撤銷嶺前區,併入中山區 |
西崗區 | |||||
沙河口區 | |||||
甘井子區 | 1950年4月8日 | 由大連縣析置 | 旅大行政公署通知 | ||
旅順口區 | 1960年1月7日 | 撤銷旅順市,設立旅順口區 | 國務院第93次全體會議通過 | ||
金州區 | 1987年4月21日 | 撤縣設區(原金縣) | 國函〔1987〕70號 | ||
普蘭店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87號 | ||
鐵東區 | 鞍山市 | 1949年1月4日 | 將和平、陶館、立山、新華、永樂5個區調整為鐵東區、鐵西區 | 鞍山市人民政府報告備案 | |
鐵西區 | |||||
立山區 | 1953年7月14日 | 由鐵東區析置 | 政務院批准 | ||
千山區 | 1960年2月15日 | 由鐵東區、鐵西區、立山區析置郊區 | 鞍山市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83年12月30日,郊區更名為舊堡區;1996年4月19日,舊堡區更名為千山區(民行批〔1996〕25號) | |
新撫區 | 撫順市 | 1948年11月 | 將市區劃分為新撫、中心、望花、萬新、大官、楊柏、東安7個區[註 5] | ||
東洲區 | 1999年6月16日,露天區更名為東洲區(民行批〔1999〕43號) | ||||
望花區 | |||||
順城區 | 1978年12月16日 | 由撫順縣析置郊區 | 國務院批准 | 1988年3月16日,郊區更名為順城區(國函〔1988〕48號) | |
平山區 | 本溪市 | 1955年10月5日 | 撤銷彩屯區、工源區,合併設立平山區 | 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溪湖區 | 撤銷河東區、河西區,合併設立溪湖區 | ||||
明山區 | 1966年6月8日 | 由平山區、牛心台區析置彩屯區 | 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68年5月19日,彩屯區更名為立新區;1984年10月20日,立新區更名為明山區 | |
南芬區 | 1984年10月20日 | 由立新區析置 | 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元寶區 | 丹東市 | 1951年9月1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元寶、金湯、中央(1955年9月2日併入湯池區)、鎮興、鎮安5個區 | 遼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5年9月2日,撤銷鎮安區,併入元寶區;1960年4月,撤銷金湯區,併入元寶區 |
振興區 | 1965年2月26日,鎮興區更名為振興區 | ||||
振安區 | 1957年7月 | 撤銷浪頭區、五龍背區,合併設立郊區 | 1981年3月8日,郊區更名為振安區 | ||
古塔區 | 錦州市 | 1951年10月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第一至七區(1955年7月6日分別更名為古塔、錦華、錦鐵、鐵北、百股、新民、女兒河區) | 遼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5年9月2日,撤銷鐵北區,併入古塔區、錦華區、錦鐵區;1956年6月22日,撤銷百股區、新民區、女兒河區,併入古塔區、錦華區、錦鐵區;1959年3月28日,撤銷錦華區,併入古塔區、錦鐵區,4月16日,錦鐵區更名為凌河區 |
凌河區 | |||||
太和區 | 1962年6月4日 | 由郊區辦事處改置 | 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82年9月9日,郊區更名為太和區 | |
站前區 | 營口市 | 1957年8月22日 | 第一至五區調整為為建設區、繁榮區、工農區、郊區 | 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58年1月25日,建設區、繁榮區、工農區分別更名為站前區、西市區、新華區;1963年10月24日,撤銷新華區,併入站前區、西市區 |
西市區 | |||||
老邊區 | 1984年7月13日,郊區更名為老邊區 | ||||
鮁魚圈區 | 1984年1月27日 | 由蓋縣析置 | (84)國函字18號 | ||
海州區 | 阜新市 | 1955年10月5日 | 第一至四區調整為海州、新邱、孫家灣、六家子4個區 | 阜新市人民政府批准 | 1956年12月3日,撤銷六家子區,併入海州區 |
新邱區 | |||||
太平區 | 1956年2月10日,孫家灣區更名為太平區 | ||||
細河區 | 1963年1月21日 | 由郊區辦事處改置 | 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84年9月11日,郊區更名為細河區 | |
清河門區 | 1983年2月21日 | 由郊區析置 | 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白塔區 | 遼陽市 | 1958年2月1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白塔、武聖(旋撤銷)、文聖、襄平、唐戶(旋撤銷)5個區 | 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8年9月,撤銷襄平區,併入白塔區、文聖區 |
文聖區 | |||||
宏偉區 | 1978年4月13日 | 撤銷沙嶺區、蘭家區,設立首山區[註 6]、宏偉區、郊區 | 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太子河區 | 1984年6月7日,郊區更名為太子河區 | ||||
弓長嶺區 | 1984年5月10日 | 由遼陽縣析置 | (84)國函字74號 | ||
雙台子區 | 盤錦市 | 1984年6月5日 | 撤銷盤山縣,設立盤山區、興隆台區、郊區[註 7] | (84)國函字89號 | 1986年11月5日,盤山區更名為雙台子區(國函〔1986〕157號) |
興隆台區 | |||||
大窪區 | 2016年3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53號 | ||
銀州區 | 鐵嶺市 | 1984年6月3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鐵嶺市) | (84)國函字104號 | |
清河區 | 由開原縣析置 | ||||
雙塔區 | 朝陽市 | 1984年6月3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朝陽市) | (84)國函字104號 | |
龍城區 | 由朝陽縣析置 | ||||
龍港區 | 葫蘆島市 | 1982年8月13日 | 由錦西縣析置葫蘆島區、南票區 | (82)國函字168號 | 1989年6月12日,錦州市的葫蘆島區、南票區劃歸地級錦西市(今葫蘆島市);1994年9月20日,葫蘆島區更名為龍港區(國函〔1994〕97號) |
南票區 | |||||
連山區 | 1989年6月1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錦西市) | 國函〔1989〕42號 | ||
吉林省(共21個) | |||||
南關區 | 長春市 | 1955年5月11日 | 第一至十五區調整為南關、長春、寬城、朝陽、大屯、二道河子、淨月、頭道溝、興隆山、范家店10個區[註 8] | 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57年6月1日,撤銷長春區,併入南關區 |
寬城區 | 1957年6月1日,撤銷頭道溝區,併入寬城區 | ||||
朝陽區 | |||||
二道區 | 1995年7月6日,二道河子區更名為二道區(國函〔1995〕65號) | ||||
綠園區 | 1995年7月6日 | 撤銷郊區,由郊區、朝陽區、寬城區析置綠園區 | 國函〔1995〕65號 | ||
雙陽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九台區 | 2014年10月20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42號 | ||
昌邑區 | 吉林市 | 1955年12月21日 | 第一至九區調整為昌邑、龍潭、船營、通天、白山、江南、大屯、豐滿、哈達灣、九站10個區 | 國務院批准 | 1959年3月19日,撤銷通天區,併入昌邑區、船營區;1964年4月23日,撤銷哈達灣區,併入昌邑區,撤銷豐滿區,併入船營區 |
龍潭區 | |||||
船營區 | |||||
豐滿區 | 1957年7月23日 | 撤銷白山、江南、大屯、九站4個區,合併設立郊區 | 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92年2月10日,郊區更名為豐滿區(民行批〔1992〕14號) | |
鐵西區 | 四平市 | 1983年12月2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鐵西區、鐵東區 | 吉政函〔1983〕423號 | |
鐵東區 | |||||
龍山區 | 遼源市 | 1983年12月2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龍山區、西安區 | 吉政函〔1983〕423號 | |
西安區 | |||||
東昌區 | 通化市 | 1986年9月8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東昌區、二道江區 | 國函〔1986〕112號 | |
二道江區 | |||||
渾江區 | 白山市 | 1986年9月8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八道江區、臨江區[註 9]、三岔子區[註 10] | 國函〔1986〕112號 | 2010年2月23日,八道江區更名為渾江區(民函〔2010〕40號) |
江源區 | 2006年6月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6〕44號 | ||
寧江區 | 松原市 | 1992年6月6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扶餘市) | 國函〔1992〕60號 | 1995年7月20日,扶餘區更名為寧江區(國函〔1995〕68號) |
洮北區 | 白城市 | 1993年6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白城市) | 國函〔1993〕87號 | |
黑龍江省(共54個) | |||||
道裏區 | 哈爾濱市 | 1938年7月1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埠頭、新陽、南崗、馬家、東傅家、西傅家、顧鄉、香坊、太平、松浦10個區 | 哈爾濱市公署公佈 | 1946年4月28日,埠頭區更名為道裏區;1953年11月23日,撤銷新陽區,併入道裏區、顧鄉區;1956年10月15日;撤銷顧鄉區,併入道裏區 |
南崗區 | 1949年8月12日,撤銷馬家區,併入南崗區 | ||||
香坊區 | 2006年8月15日,撤銷動力區,併入香坊區(國函〔2006〕73號) | ||||
平房區 | 1953年11月23日 | 由香坊區、雙城縣析置 |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決定 | 1967年3月,平房區更名為新曙光區;1972年9月22日,恢復為平房區 | |
道外區 | 1956年10月15日 | 撤銷東傅家區、西傅家區,合併設立道外區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2004年2月4日,撤銷太平區,併入道外區(國函〔2004〕10號) | |
松北區 | 2004年2月4日 | 由道外區、呼蘭縣析置 | 國函〔2004〕10號 | ||
呼蘭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阿城區 | 2006年8月15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6〕73號 | ||
雙城區 | 2014年5月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55號 | ||
昂昂溪區 | 齊齊哈爾市 | 1954年10月26日 | |||
富拉爾基區 | |||||
龍沙區 | 1954年12月11日 | 將第一至六區調整為鐵東、永定、龍沙、北關4個區 | 1958年2月11日,撤銷北關區,併入龍沙區 | ||
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| 1956年11月8日 | 撤銷臥牛吐達斡爾族自治區、榆樹屯區、達呼店區、虎爾虎拉區,合併設立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| 1958年12月22日,撤銷梅里斯達斡爾族區;1961年8月30日,設置郊區;1980年3月1日,郊區更名為梅里斯區;1988年7月11日,梅里斯區更名為梅里斯達斡爾族區(民〔1988〕行批13號) | ||
建華區 | 1958年12月22日 | 撤銷鐵東區、永定區,設立鐵鋒、火車頭、和平、建華4個區 | |||
鐵鋒區 | 1961年8月30日,撤銷火車頭區、和平區,併入鐵鋒區 | ||||
碾子山區 | 1960年5月22日 | 原嫩江專區華安區 | 1983年12月24日,華安區更名為碾子山區(黑政函〔1983〕51號) | ||
雞冠區 | 雞西市 | 1957年1月2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雞冠、恆山、滴道、梨樹、麻山5個區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恆山區 | |||||
滴道區 | |||||
梨樹區 | |||||
麻山區 | |||||
城子河區 | 1970年10月2日 | 由雞冠區析置 | 雞西市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向陽區 | 鶴崗市 | 1960年12月10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西山、新街基、南山、興山、興安、大陸、東山、新一、新華9個區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2年,撤銷新華區;1966年8月31日,西山、新街基、南山、興山、興安、大陸、東山、新一8個區分別更名為向陽、工農、東風、紅衛、紅旗、躍進、群力、防修區;1980年4月24日,撤銷東風區、躍進區,恢復南山區,撤銷群力區、反修區,恢復東山區,紅衛區、紅旗區恢復為興山區、興安區 |
工農區 | |||||
南山區 | |||||
興安區 | |||||
東山區 | |||||
興山區 | |||||
尖山區 | 雙鴨山市 | 1980年4月1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尖山、嶺東、嶺西、四方台、寶山5個區 |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嶺東區 | 1987年11月6日,撤銷嶺西區,併入嶺東區(國函〔1987〕177號) | ||||
四方台區 | |||||
寶山區 | |||||
薩爾圖區 | 大慶市 | 1974年7月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薩爾圖區、龍鳳區、讓胡路區 | 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
龍鳳區 | |||||
讓胡路區 | |||||
大同區 | 1979年7月16日 | 由安達縣析置 | 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紅崗區 | 1980年3月10日 | 由安達縣析置 |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友好區 | 伊春市 | 1964年12月21日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2019年6月29日,撤銷上甘嶺區,併入友好區(國函〔2019〕63號) | |
伊美區 | 2019年6月29日 | 撤銷伊春區、美溪區,合併設立伊美區 | 國函〔2019〕63號 | ||
烏翠區 | 撤銷烏馬河區、翠巒區,合併設立烏翠區 | ||||
金林區 | 撤銷西林區、金山屯區,合併設立金林區 | ||||
向陽區 | 佳木斯市 | 1958年1月1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長安區、佳西區、和平區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8年4月28日,撤銷佳西區,併入長安區,長安區更名為向陽區 |
前進區 | 1968年4月28日,和平區更名為前進區 | ||||
東風區 | 1961年1月6日 | 由和平區析置佳東區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8年4月28日,佳東區更名為東風區 | |
郊區 | 1972年2月5日 | 設立郊區 | 佳木斯市革命委員會批准 | 2006年7月27日,撤銷永紅區,併入郊區(國函〔2006〕63號) | |
新興區 | 七台河市 | 1984年1月20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新興區、桃山區、茄子河區 |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桃山區 | |||||
茄子河區 | |||||
東安區 | 牡丹江市 | 1958年1月1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愛民區、東安區、西安區、郊區 | 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97年9月30日,撤銷郊區,併入愛民、東安、西安、陽明4個區(國函〔1997〕90號) |
愛民區 | |||||
西安區 | |||||
陽明區 | 1980年4月15日 | 由東安區、愛民區析置 |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愛輝區 | 黑河市 | 1993年2月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黑河市) | 國函〔1993〕12號 | |
北林區 | 綏化市 | 1999年12月2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綏化市) | 國函〔1999〕154號 | |
江蘇省(共55個) | |||||
玄武區 | 南京市 | 1955年11月15日 | 第一至十一區分別更名為玄武、白下、秦淮、建鄴、鼓樓、下關、浦口、燕子磯、棲霞、雨花台、中山陵園區 | 南京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|
秦淮區 | 2013年2月8日,撤銷白下區,併入秦淮區(國函〔2013〕24號) | ||||
建鄴區 | |||||
鼓樓區 | 2013年2月8日,撤銷下關區,併入鼓樓區(國函〔2013〕24號) | ||||
浦口區 | 2002年4月3日,撤銷江浦縣,併入浦口區(國函〔2002〕23號) | ||||
棲霞區 | 1958年11月5日,撤銷燕子磯、棲霞、雨花台、中山陵園4個區,合併設立郊區;1960年9月19日,撤銷郊區;1963年4月17日,設立燕子磯、棲霞、中山陵園、雨花台、江東5個區;1965年5月19日,撤銷中山陵園區、燕子磯區、江東區,併入棲霞區、雨花台區 | ||||
雨花台區 | |||||
江寧區 | 2000年12月21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0〕131號 | ||
六合區 | 2002年4月3日 | 撤銷大廠區、六合縣,合併設立六合區 | 國函〔2002〕23號 | ||
溧水區 | 2013年2月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3〕24號 | ||
高淳區 | |||||
濱湖區 | 無錫市 | 1955年7月12日 | 撤銷第六、七、八區,合併設立郊區 | 無錫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2000年12月21日,撤銷馬山區,併入郊區,郊區更名為濱湖區(國函〔2000〕133號) |
錫山區 | 2000年12月21日 | 撤銷錫山市,設立錫山區、惠山區 | 國函〔2000〕133號 | ||
惠山區 | |||||
梁溪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撤銷崇安區、南長區、北塘區,合併設立梁溪區 | 國函〔2015〕184號 | ||
新吳區 | 由錫山區、濱湖區析置 | ||||
鼓樓區 | 徐州市 | 1955年8月26日 | 第一至四區分別更名為鼓樓、子房、雲龍、王陵區 | 徐州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|
雲龍區 | |||||
賈汪區 | 1964年11月17日 | 由賈汪鎮改置 | 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5年10月26日,賈汪礦區更名為賈汪區 | |
泉山區 | 1983年3月29日 | 設立郊區 |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93年9月2日,郊區更名為泉山區(民行批〔1993〕173號) | |
銅山區 | 2010年9月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0〕90號 | ||
天寧區 | 常州市 | 1955年11月15日 | 撤銷東區、西區、南區、北區、戚墅堰5個區,設立天寧區、廣化區、鐘樓區 | 常州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1986年9月8日,撤銷廣化區,併入鐘樓區、天寧區(國函〔1986〕113號) |
鐘樓區 | |||||
新北區 | 1959年1月17日 | 設立郊區 | 常州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2002年4月3日,郊區更名為新北區(國函〔2002〕22號) | |
武進區 | 2002年4月3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22號 | 2015年4月28日,撤銷戚墅堰區,併入武進區(國函〔2015〕75號) | |
金壇區 | 2015年4月2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75號 | ||
虎丘區 | 蘇州市 | 1983年11月24日 | 由郊區辦事處改置 |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 | 2000年1月5日,郊區更名為虎丘區 |
吳中區 | 2000年12月31日 | 撤銷吳縣市,設立吳中區、相城區 | 國函〔2000〕136號 | ||
相城區 | |||||
姑蘇區 | 2012年8月17日 | 撤銷滄浪區、平江區、金閶區,合併設立姑蘇區 | 國函〔2012〕102號 | ||
吳江區 | 撤市設區 | ||||
崇川區 | 南通市 | 1983年2月16日 | 撤銷城中區、港閘區,合併設立城區 |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91年5月6日,城區更名為崇川區(民行批〔1991〕9號);2020年6月5日,撤銷港閘區[註 11],併入崇川區(國函〔2020〕79號) |
通州區 | 2009年3月23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9〕34號 | ||
海門區 | 2020年6月5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20〕79號 | ||
連雲區 | 連雲港市 | 1969年10月 | 由連雲港辦事處改置 | 連雲港市革命委員會報告備案 | 2001年10月1日,撤銷雲台區,併入新浦區、連雲區(國函〔2001〕129號);2014年5月2日,撤銷新浦區,併入海州區(國函〔2014〕56號) |
海州區 | 1986年4月7日 | 撤銷新海區,設立新浦區、海州區 | 國函〔1986〕51號 | ||
贛榆區 | 2014年5月2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56號 | ||
淮安區 | 淮安市 | 2000年12月21日 | 撤銷縣級淮安市,設立楚州區 | 國函〔2000〕132號 | 2011年12月30日,楚州區更名為淮安區(民函〔2011〕357號) |
淮陰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清江浦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銷清河區、清浦區,合併設立清江浦區 | 國函〔2016〕100號 | ||
洪澤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亭湖區 | 鹽城市 | 1983年2月1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城區、郊區[註 12] | 蘇政發〔1983〕25號 | 2003年12月18日,城區更名為亭湖區(國函〔2003〕130號) |
鹽都區 | 2003年12月1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3〕130號 | ||
大豐區 | 2015年7月23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20號 | ||
廣陵區 | 揚州市 | 1983年2月2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廣陵區、郊區[註 13] |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邗江區 | 2000年12月21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0〕130號 | 2011年10月22日,撤銷維揚區,併入邗江區(國函〔2011〕132號) | |
江都區 | 2011年10月2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1〕132號 | ||
京口區 | 鎮江市 | 1983年8月17日 | 撤銷金山區、北固區,合併設立城區 |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84年10月13日,城區更名為京口區 |
潤州區 | 撤銷諫壁區、郊區,合併設立郊區 | 1984年10月13日,郊區更名為潤州區 | |||
丹徒區 | 2002年4月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24號 | ||
海陵區 | 泰州市 | 1996年7月1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泰州市) | 國函〔1996〕57號 | |
高港區 | 1997年8月20日 | 由海陵區析置 | 國函〔1997〕77號 | ||
姜堰區 | 2012年12月17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2〕208號 | ||
宿城區 | 宿遷市 | 1996年7月19日 | 撤銷縣級宿遷市,設立宿城區、宿豫縣 | 國函〔1996〕58號 | |
宿豫區 | 2004年1月1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4〕6號 | ||
浙江省(共37個) | |||||
上城區 | 杭州市 | 1949年5月3日 | 第一至第八區調整為上城、中城、下城、西湖、江干、艮山、筧橋、拱墅8個區[註 14] |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7年4月16日,撤銷中城區,併入上城區、下城區;2021年3月3日,撤銷江干區,併入上城區(國函〔2021〕29號) |
拱墅區 | 1990年1月17日,撤銷半山區,併入拱墅區(民行批〔1990〕14號);2021年3月3日,撤銷下城區,併入拱墅區(國函〔2021〕29號) | ||||
西湖區 | |||||
濱江區 | 1996年12月12日 | 由西湖區析置 | 國函〔1996〕121號 | ||
蕭山區 | 2001年2月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13號 | ||
餘杭區 | |||||
富陽區 | 2014年12月13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57號 | ||
臨安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7〕102號 | ||
臨平區 | 2021年3月3日 | 由余杭區析置 | 國函〔2021〕29號 | ||
錢塘區 | 2021年3月3日 | 由原江干區及蕭山區析置 | 國函〔2021〕29號 | ||
海曙區 | 寧波市 | 1951年11月7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海曙、鎮明、江東、江北4個區 |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84年1月27日,撤銷鎮明區,併入海曙區(浙政發〔1984〕13號) |
江北區 | |||||
北侖區 | 1985年7月1日 | 由鄞縣、鎮海縣析置濱海區 | (85)國函字99號 | 1987年9月14日,濱海區更名為北侖區(國函〔1987〕153號) | |
鎮海區 | 1985年7月1日 | 撤縣設區 | (85)國函字99號 | ||
鄞州區 | 2002年2月1日 | 撤縣設區(原鄞縣) | 國函〔2002〕8號 | 2016年9月14日,撤銷江東區,併入鄞州區(國函〔2016〕158號) | |
奉化區 | 2016年9月14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58號 | ||
鹿城區 | 溫州市 | 1983年9月5日 | 撤銷東城區、南城區、西城區,合併設立城區 | 浙政發〔1983〕130號 | 1984年12月6日,城區更名為鹿城區(浙政發〔1984〕269號) |
龍灣區 | 1984年12月6日 | 由鹿城區、甌海縣析置 | 浙政發〔1984〕269號 | ||
甌海區 | 1992年3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民行批〔1992〕24號 | ||
洞頭區 | 2015年7月2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22號 | ||
南湖區 | 嘉興市 | 1983年7月27日 | 撤銷縣級嘉興市,設立城區、郊區 | (83)國函字145號 | 1993年12月1日,城區更名為秀城區(民行批〔1993〕238號);2005年5月17日,秀城區更名為南湖區(民函〔2005〕103號) |
秀洲區 | 1999年6月21日,郊區更名為秀洲區(民行批〔1999〕44號) | ||||
吳興區 | 湖州市 | 2003年1月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吳興區、南潯區 | 國函〔2003〕2號 | |
南潯區 | |||||
越城區 | 紹興市 | 1983年7月27日 | 撤銷縣級紹興市,設立越城區、紹興縣 | (83)國函字145號 | |
柯橋區 | 2013年10月18日 | 撤縣設區(原紹興縣) | 國函〔2013〕112號 | ||
上虞區 | 撤市設區 | ||||
婺城區 | 金華市 | 1985年5月15日 | 撤銷縣級金華市,設立婺城區、金華縣 | (85)國函字68號 | |
金東區 | 2000年12月30日 | 撤縣設區(原金華縣) | 國函〔2000〕138號 | ||
柯城區 | 衢州市 | 1985年5月15日 | 撤銷縣級衢州市,設立柯城區、衢縣 | (85)國函字68號 | |
衢江區 | 2001年12月10日 | 撤縣設區(原衢縣) | 國函〔2001〕161號 | ||
定海區 | 舟山市 | 1987年1月2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87〕20號 | |
普陀區 | |||||
椒江區 | 台州市 | 1994年8月2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1994〕86號 | |
黃巖區 | 撤銷縣級黃岩市,設立黃巖區、路橋區 | ||||
路橋區 | |||||
蓮都區 | 麗水市 | 2000年5月2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麗水市) | 國函〔2000〕46號 | |
安徽省(共45個) | |||||
瑤海區 | 合肥市 | 1951年11月 | 將市區劃分為車站區、東市區、西市區 | 1960年3月17日,郊區更名為蜀山區,6月5日,車站區、東市區、蜀山區分別更名為東市區、南市區、北市區;1963年5月18日,北市區更名為郊區,8月16日,南市區更名為中市區;2002年2月1日,東市區、中市區、西市區、郊區分別更名為瑤海區、廬陽區、蜀山區、包河區(國函〔2002〕10號) | |
廬陽區 | |||||
蜀山區 | |||||
包河區 | 1954年10月4日 | 撤銷東郊區、西郊區,合併設立郊區 |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鏡湖區 | 蕪湖市 | 1961年1月5日 | 撤銷長街區、環城區,合併設立鏡湖區 |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弋江區 | 由環城區、長街區析置馬塘區(原河南區) | 2005年9月13日,馬塘區更名為弋江區(國函〔2005〕77號);2020年6月5日,撤銷三山區[註 15],併入弋江區(國函〔2020〕80號) | |||
鳩江區 | 1990年2月28日 | 撤銷裕溪口區、四褐山區、郊區,設立鳩江區 | 民行批〔1990〕31號 | ||
灣沚區 | 2020年6月5日 | 撤縣設區(原蕪湖縣) | 國函〔2020〕80號 | ||
繁昌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龍子湖區 | 蚌埠市 | 1951年7月2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東市區、中市區、西市區 | 2004年1月10日,東市區、中市區、西市區、郊區分別更名為龍子湖區、蚌山區、禹會區、淮上區(國函〔2004〕4號) | |
蚌山區 | |||||
禹會區 | |||||
淮上區 | 1980年5月30日 | 設立郊區 |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大通區 | 淮南市 | 1953年5月1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大通、田家庵、八公山、九龍崗4個區 |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5年1月5日,撤銷九龍崗區,併入大通區 |
田家庵區 | |||||
八公山區 | |||||
謝家集區 | 1961年5月23日 | 由八公山區析置 |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|
潘集區 | 1980年10月3日 | 由鳳台縣析置 | 國發〔1980〕?號 | ||
花山區 | 馬鞍山市 | 1975年9月9日 | 撤銷市區、採石區,設立四新、花山、雨山、向山、郊區5個區[註 16] | 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2001年7月1日,撤銷向山區,併入花山區、雨山區(國函〔2001〕75號);2012年8月17日,撤銷金家莊區,併入花山區(國函〔2012〕103號) |
雨山區 | |||||
博望區 | 2012年8月17日 | 由當塗縣析置 | 國函〔2012〕103號 | ||
相山區 | 淮北市 | 1971年1月 | 將市區劃分為相山區、郊區 |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84年3月20日,撤銷郊區,併入相山區、烈山區、杜集區 |
杜集區 | 1980年3月29日 |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|
烈山區 | |||||
郊區 | 銅陵市 | 1971年5月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銅山區、郊區 | 銅陵特區革命委員會批准 | 1987年8月17日,撤銷銅山區,併入郊區(國函〔1987〕143號) |
銅官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撤銷銅官山區、獅子山區,合併設立銅官區 | 國函〔2015〕181號 | ||
義安區 | 2015年12月3日 | 撤縣設區(原銅陵縣) | 國函〔2015〕206號 | ||
迎江區 | 安慶市 | 1949年4月2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中心、樅陽、集賢、大觀4個區 | 1952年4月15日,撤銷中心區;樅陽區、集賢區、大觀區分別更名為城東區、城中區、城西區;1955年6月17日,撤銷城中區,併入城西區;1955年9月16日,城東區、城西區分別更名為東市區、西市區;1960年5月22日,東市區、西市區分別更名為迎江區、大觀區 | |
大觀區 | |||||
宜秀區 | 1955年5月17日 | 設立郊區 | 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2005年5月13日,郊區更名為宜秀區(國函〔2005〕38號) | |
屯溪區 | 黃山市 | 1987年11月27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1987〕185號 | |
黃山區 | |||||
徽州區 | 由歙縣析置 | ||||
琅琊區 | 滁州市 | 1992年12月20日 | 撤銷縣級滁州市,設立琅琊區、南譙區 | 國函〔1992〕201號 | |
南譙區 | |||||
潁州區 | 阜陽市 | 1996年1月1日 | 撤銷縣級阜陽市,設立潁州區、潁東區、潁泉區 | 國函〔1996〕1號 | |
潁東區 | |||||
潁泉區 | |||||
埇橋區 | 宿州市 | 1998年12月6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宿州市) | 國函〔1998〕102號 | |
金安區 | 六安市 | 1999年9月2日 | 撤銷縣級六安市,設立金安區、裕安區 | 國函〔1999〕109號 | |
裕安區 | |||||
葉集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由霍邱縣析置 | 國函〔2015〕181號 | ||
譙城區 | 亳州市 | 2000年5月21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亳州市) | 國函〔2000〕47號 | |
貴池區 | 池州市 | 2000年6月25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0〕85號 | |
宣州區 | 宣城市 | 2000年6月25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0〕87號 | |
福建省(共31個) | |||||
鼓樓區 | 福州市 | 1951年8月28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鼓樓、大根、小橋、台江、倉山、水上、蓋山、鼓山、洪山9個區[註 17] | 福州市人民政府報告備案 | 1956年5月3日,撤銷大根區,併入鼓樓區 |
台江區 | 1956年5月3日,撤銷小橋區,併入台江區 | ||||
倉山區 | 1956年5月3日,撤銷水上區,併入倉山區 | ||||
晉安區 | 1975年7月10日 | 撤銷北峰區,設立郊區 | 福州市革命委員會批准 | 1995年10月27日,郊區更名為晉安區(國函〔1995〕102號) | |
馬尾區 | 1982年8月19日 | 由郊區析置 |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長樂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7〕103號 | ||
思明區 | 廈門市 | 1946年6月1日 | 將廈西區、廈南區合併為中心區 | 1948年10月,中心區更名為思明區;2003年4月26日,撤銷鼓浪嶼區、開元區,併入思明區(國函〔2003〕52號) | |
集美區 | 1958年8月8日 | 將禾山區、集美鎮、同安縣灌口鎮、海澄縣海滄鎮合併設立郊區 | 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87年6月10日,郊區更名為集美區(國函〔1987〕104號) | |
海滄區 | 1978年1月27日 | 由郊區析置杏林區 | 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2003年4月26日,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(國函〔2003〕52號) | |
湖裏區 | 1987年6月10日 | 由郊區、開元區析置 | 國函〔1987〕104號 | ||
同安區 | 1996年11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6〕101號 | ||
翔安區 | 2003年4月26日 | 由同安區析置 | 國函〔2003〕52號 | ||
城廂區 | 莆田市 | 1983年9月9日 | 由莆田縣析置 | (83)國函字184號 | |
涵江區 | |||||
荔城區 | 2002年2月1日 | 撤銷莆田縣,設立荔城區、秀嶼區 | 國函〔2002〕9號 | ||
秀嶼區 | |||||
三元區 | 三明市 | 1983年4月28日 | 撤銷縣級三明市,設立梅列區、三元區 | (83)國函字83號 | 2021年1月12日,撤銷梅列區,併入三元區(閩政文〔2021〕49號) |
沙縣區 | 2021年1月12日 | 撤縣設區(原沙縣) | 閩政文〔2021〕49號 | ||
鯉城區 | 泉州市 | 1985年5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泉州市) | (85)國函字67號 | |
豐澤區 | 1997年6月3日 | 由鯉城區析置 | 國函〔1997〕42號 | ||
洛江區 | |||||
泉港區 | 2000年4月12日 | 由惠安縣析置 | 國函〔2000〕31號 | ||
薌城區 | 漳州市 | 1985年5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漳州市) | (85)國函字67號 | |
龍文區 | 1996年5月31日 | 由薌城區析置 | 國函〔1996〕38號 | ||
龍海區 | 2021年1月12日 | 撤市設區 | 閩政文〔2021〕48號 | ||
長泰區 | 撤縣設區 | 閩政文〔2021〕48號 | |||
延平區 | 南平市 | 1994年9月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南平市) | 國函〔1994〕94號 | |
建陽區 | 2014年5月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57號 | ||
新羅區 | 龍巖市 | 1996年11月2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龍巖市) | 國函〔1996〕100號 | |
永定區 | 2014年12月1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59號 | ||
蕉城區 | 寧德市 | 1999年11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寧德市) | 國函〔1999〕136號 | |
江西省(共27個) | |||||
東湖區 | 南昌市 | 1955年5月14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東湖、勝利、撫河、西湖、潮王洲、青雲譜、壙山7個區 | 南昌市人民委員會決定 | 1980年4月17日,撤銷勝利區,併入東湖區 |
西湖區 | 1980年4月17日,撤銷撫河區,併入西湖區 | ||||
青雲譜區 | 1956年5月12日,撤銷青雲譜區,併入郊區;1958年10月恢復 | ||||
青山湖區 | 1956年5月12日 | 撤銷潮王洲區、青雲譜區、壙山區,設立郊區 | 南昌市人民委員會決定 | 2002年6月6日,郊區更名為青山湖區(民函〔2002〕97號) | |
新建區 | 2015年7月2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23號 | 2019年11月6日,撤銷灣里區,併入新建區(國函〔2019〕105號) | |
紅谷灘區 | 2019年11月6日 | 由東湖區、新建區析置 | 國函〔2019〕105號 | ||
昌江區 | 景德鎮市 | 1979年3月14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昌江區、珠山區 | 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
珠山區 | |||||
安源區 | 萍鄉市 | 1976年2月21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城關、湘東、上栗、蘆溪4個區[註 18] | 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1993年5月18日,城關區更名為安源區(民行批〔1993〕109號) |
湘東區 | |||||
濂溪區 | 九江市 | 1980年5月20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廬山區、潯陽區、郊區 | 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84年5月,郊區更名為廬山區,撤銷原廬山區,改置廬山風景名勝區;2016年3月20日,廬山區更名為濂溪區(國函〔2016〕58號) |
潯陽區 | |||||
柴桑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縣設區(原九江縣) | 國函〔2017〕104號 | ||
渝水區 | 新余市 | 1983年10月14日 | 撤縣設區(原新余縣) | 贛府字〔1983〕184號 | |
月湖區 | 鷹潭市 | 1983年10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鷹潭市) | 贛府字〔1983〕184號 | |
餘江區 | 2018年2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8〕23號 | ||
章貢區 | 贛州市 | 1998年12月2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贛州市) | 國函〔1998〕114號 | |
南康區 | 2013年10月1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3〕114號 | ||
贛縣區 | 2016年9月14日 | 撤縣設區(原贛縣) | 國函〔2016〕156號 | ||
吉州區 | 吉安市 | 2000年5月11日 | 撤銷縣級吉安市,設立吉州區、青原區 | 國函〔2000〕40號 | |
青原區 | |||||
袁州區 | 宜春市 | 2000年5月2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宜春市) | 國函〔2000〕50號 | |
臨川區 | 撫州市 | 2000年6月2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臨川市) | 國函〔2000〕83號 | |
東鄉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91號 | ||
信州區 | 上饒市 | 2000年6月2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上饒市) | 國函〔2000〕84號 | |
廣豐區 | 2015年2月1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37號 | ||
廣信區 | 2019年6月27日 | 撤縣設區(原上饒縣) | 國函〔2019〕59號 | ||
山東省(共58個) | |||||
歷下區 | 濟南市 | 1955年12月27日 | 第一至五區、郊一至郊五區調整為歷下、濼源、市中、槐蔭、黃台、北園、段店、藥山、玉符10個區[註 19] |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6年7月16日,撤銷濼源區,併入歷下區、市中區、天橋區 |
市中區 | |||||
槐蔭區 | |||||
天橋區 | |||||
歷城區 | 1987年4月11日 | 撤銷郊區、歷城縣,合併設立歷城區 | 國函〔1987〕59號 | ||
長清區 | 2001年6月2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73號 | ||
章丘區 | 2016年9月14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55號 | ||
濟陽區 | 2018年6月1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8〕86號 | ||
萊蕪區 | 1992年11月22日 | 萊蕪市升為地級市,設立萊城區、鋼城區 | 國函〔1992〕182號 | 2018年12月26日,撤銷地級萊蕪市,萊城區、鋼城區劃歸濟南市,萊城區更名為萊蕪區(國函〔2018〕163號) | |
鋼城區 | |||||
市南區 | 青島市 | 1938年1月 | 將市區劃分為市南、市北、海西、台東、四滄、李村6個區[註 20] | 日治時期青島特別市區劃 | 1963年2月,撤銷台西區,併入市南區、市北區;1994年4月23日,撤銷台東區,併入市北區(國函〔1994〕32號);2012年9月30日,撤銷四方區,併入市北區(國函〔2012〕153號) |
市北區 | |||||
黃島區 | 1978年11月27日 | 由膠縣析置 | 國發〔1978〕238號 | 2012年9月30日,撤銷膠南市,併入黃島區(國函〔2012〕153號) | |
嶗山區 | 1988年11月17日 | 撤縣設區 | 民批〔1988〕48號 | ||
李滄區 | 1994年4月23日 | 撤銷滄口區,由滄口區、嶗山區析置李滄區 | 國函〔1994〕32號 | ||
城陽區 | 由嶗山區析置 | ||||
即墨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7〕105號 | ||
張店區 | 淄博市 | 1954年12月9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博山、張店、周村、洪山、崑崙、黑山、楊寨7個區 | 政務院批准 | |
博山區 | |||||
周村區 | |||||
淄川區 | 1955年12月27日 | 撤銷崑崙區、楊寨區、黑山區,合併設立淄川區 |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7年12月25日,撤銷洪山區,併入淄川區 | |
臨淄區 | 1969年12月1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務院批准 | ||
薛城區 | 棗莊市 | 1961年9月1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齊村、台兒莊、嶧城、薛城4個區 | 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嶧城區 | |||||
台兒莊區 | |||||
市中區 | 1976年7月12日 | 由齊村區析置 | 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山亭區 | 1983年11月15日 | 撤銷齊村區,由齊村區、滕縣析置山亭區 |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東營區 | 東營市 | 1982年11月10日 | 由利津、墾利、廣饒、霑化、博興5個縣析置東營區、河口區、牛莊區 | (82)國函字249號 | 1987年6月10日,撤銷牛莊區,併入東營區(國函〔1987〕101號) |
河口區 | |||||
墾利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05號 | ||
芝罘區 | 煙臺市 | 1983年10月1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煙臺市) |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福山區 | 撤縣設區 | ||||
牟平區 | 1994年7月3日 | 撤銷牟平縣,設立牟平區、萊山區 | 國函〔1994〕69號 | ||
萊山區 | |||||
蓬萊區 | 2020年6月5日 | 撤銷蓬萊市、長島縣,合併設立蓬萊區 | 國函〔2020〕81號 | ||
濰城區 | 濰坊市 | 1983年10月15日 | 撤銷縣級濰坊市、濰縣,設立濰城區、寒亭區、坊子區 |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寒亭區 | |||||
坊子區 | |||||
奎文區 | 1994年5月23日 | 由濰城區、寒亭區析置 | 國函〔1994〕45號 | ||
任城區 | 濟寧市 | 1983年10月15日 | 撤銷縣級濟寧市、濟寧縣,設立市中區、郊區 | 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93年12月14日,郊區更名為任城區(民行批〔1993〕243號);2013年10月18日,撤銷市中區,併入任城區(國函〔2013〕115號) |
兗州區 | 2013年10月1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3〕115號 | ||
泰山區 | 泰安市 | 1985年3月27日 | 撤銷縣級泰安市,設立泰山區、郊區 | (85)國函字45號 | |
岱嶽區 | 2000年4月19日,郊區更名為岱嶽區(民發〔2000〕95號) | ||||
環翠區 | 威海市 | 1987年6月1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威海市) | 國函〔1987〕105號 | |
文登區 | 2014年1月25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3號 | ||
東港區 | 日照市 | 1992年12月7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日照市) | 民行批〔1992〕158號 | |
嵐山區 | 2004年9月9日 | 由東港區析置 | 國函〔2004〕71號 | ||
蘭山區 | 臨沂市 | 1994年12月17日 | 撤銷縣級臨沂市,設立蘭山區、羅莊區、河東區 | 國函〔1994〕131號 | |
羅莊區 | |||||
河東區 | |||||
德城區 | 德州市 | 1994年12月17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德州市) | 國函〔1994〕132號 | |
陵城區 | 2014年10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39號 | ||
東昌府區 | 聊城市 | 1997年8月2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聊城市) | 國函〔1997〕82號 | |
茌平區 | 2019年6月2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9〕60號 | ||
濱城區 | 濱州市 | 2000年6月1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濱州市) | 國函〔2000〕59號 | |
霑化區 | 2014年9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19號 | ||
牡丹區 | 菏澤市 | 2000年6月2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菏澤市) | 國函〔2000〕86號 | |
定陶區 | 2016年1月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7號 | ||
河南省(共54個) | |||||
中原區 | 鄭州市 | 1955年9月23日 | 第一至三區調整為隴海區、二七區、建設區 | 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1年,建設區更名為中原區 |
二七區 | |||||
管城回族區 | 1958年8月5日 | 撤銷金水回族區、隴海區,合併設立管城區 | 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6年,管城區更名為向陽區;1980年11月27日,向陽區更名為向陽回族區;1983年4月28日,向陽回族區更名為管城回族區 | |
上街區 | 由滎陽縣析置 | ||||
金水區 | 1960年4月28日 | 由二七區析置 | |||
惠濟區 | 1987年2月16日 | 撤銷金海區、郊區,由金水區、金海區、郊區析置邙山區 | 國函〔1987〕29號 | 2003年12月25日,邙山區更名為惠濟區(民函〔2003〕270號) | |
順河回族區 | 開封市 | 1953年5月18日 | 設立回族自治區 |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6年3月21日,回族自治區更名為順河區;1980年8月19日,順河區更名為順河回族區 |
龍亭區 | 1955年11月26日 | 第一至四區改置為龍亭區、鼓樓區、南關區 | 開封市人民委員會批准 | 2014年9月9日,撤銷金明區,併入龍亭區(國函〔2014〕121號) | |
鼓樓區 | |||||
禹王台區 | 2005年5月30日,南關區更名為禹王台區(國函〔2005〕44號) | ||||
祥符區 | 2014年9月9日 | 撤縣設區(原開封縣) | 國函〔2014〕121號 | ||
老城區 | 洛陽市 | 1955年7月19日 | 撤銷第一、二區,合併設立老城區 |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58年12月,老城區與西工區合併為洛北區;1982年1月30日,洛北區恢復為老城區 |
澗西區 | 撤銷第四區,設立澗西區 | ||||
西工區 | 1956年3月17日 | 由老城區析置 | 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58年12月,老城區與西工區合併為洛北區;1975年12月恢復西工區 | |
瀍河回族區 | 1957年11月15日 | 由老城區析置 | 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|
洛龍區 | 1962年6月 | 撤銷邙山區、洛南區,設立郊區 | 2000年5月20日,郊區更名為洛龍區(國函〔2000〕45號) | ||
偃師區 | 2021年1月12日 | 撤市設區 | |||
孟津區 | 1982年8月13日,由孟縣、濟源縣析置吉利區;2021年1月12日,撤銷孟津縣、吉利區,設立孟津區 | ||||
新華區 | 平頂山市 | 1969年2月11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新華區、衛東區 | 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71年6月23日,撤銷新華區、衛東區,合併設立中心區;1977年5月9日,撤銷中心區,恢復新華區、衛東區 |
衛東區 | |||||
石龍區 | 1971年6月23日 | 由寶豐縣析置西區 | 中共平頂山市委員會報告備案 | 1997年12月18日,西區更名為石龍區(國函〔1997〕111號) | |
湛河區 | 設立郊區 | 1994年8月10日,郊區更名為湛河區(民行批〔1994〕118號) | |||
文峰區 | 安陽市 | 1956年12月11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文峰區、車站區 | 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60年8月,撤銷車站區,併入文峰區 |
北關區 | 1972年8月9日 | 由文峰區析置 | 豫革〔1972〕34號 | ||
殷都區 | 2002年12月28日 | 撤銷鐵西區、郊區,設立殷都區、龍安區 | 國函〔2002〕123號 | ||
龍安區 | |||||
鶴山區 | 鶴壁市 | 1961年12月18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鶴山區、山城區 | ||
山城區 | |||||
淇濱區 | 1966年1月27日 | 設立郊區 | 2001年12月26日,郊區更名為淇濱區(國函〔2001〕173號) | ||
紅旗區 | 新鄉市 | 1955年12月2日 | 第一至三區調整為紅旗區、新華區、郊區 | 新鄉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|
衛濱區 | 2003年12月25日,新華區更名為衛濱區(國函〔2003〕134號) | ||||
牧野區 | 2003年12月25日,郊區更名為牧野區(國函〔2003〕134號) | ||||
鳳泉區 | 1982年4月8日 | 由郊區析置北站區 |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2003年12月25日,北站區更名為鳳泉區(國函〔2003〕134號) | |
解放區 | 焦作市 | 1956年10月2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焦作區、李封區、馬村區 | 1958年1月14日,撤銷焦作、李封、馬村3個區,設立城區、郊區;1961年10月19日,恢復解放(原焦作)、中站(原李封)、馬村3個區 | |
中站區 | |||||
馬村區 | |||||
山陽區 | 1958年1月14日 | 撤銷焦作、李封、馬村3個區,設立城區、郊區 | 1958年2月,撤銷城區、郊區;1962年1月8日,恢復郊區;1990年12月27日,郊區更名為山陽區(民行批〔1990〕124號) | ||
華龍區 | 濮陽市 | 1985年12月30日 | 由郊區[註 21]析置市區 | (85)國函字176號 | 2002年12月25日,市區更名為華龍區(民函〔2002〕222號) |
魏都區 | 許昌市 | 1986年5月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許昌市) | 國函〔1986〕60號 | |
建安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縣設區(原許昌縣) | 國函〔2016〕189號 | ||
源匯區 | 漯河市 | 1986年5月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漯河市) | 國函〔1986〕60號 | |
郾城區 | 2004年9月7日 | 撤銷郾城縣,設立郾城區、召陵區 | 國函〔2004〕69號 | ||
召陵區 | |||||
湖濱區 | 三門峽市 | 1986年5月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三門峽市) | 國函〔1986〕60號 | |
陝州區 | 2015年2月16日 | 撤縣設區(原陝縣) | 國函〔2015〕39號 | ||
宛城區 | 南陽市 | 1994年7月1日 | 撤銷縣級南陽市、南陽縣,設立宛城區、臥龍區 | 國函〔1994〕67號 | |
臥龍區 | |||||
梁園區 | 商丘市 | 1997年6月10日 | 撤銷縣級商丘市、商丘縣,設立梁園區、睢陽區 | 國函〔1997〕46號 | |
睢陽區 | |||||
溮河區 | 信陽市 | 1998年6月9日 | 撤銷縣級信陽市、信陽縣,設立溮河區、平橋區 | 國函〔1998〕44號 | |
平橋區 | |||||
川匯區 | 周口市 | 2000年6月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周口市) | 國函〔2000〕61號 | |
淮陽區 | 2019年6月2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9〕61號 | ||
驛城區 | 駐馬店市 | 2000年6月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駐馬店市) | 國函〔2000〕62號 | |
湖北省(共39個) | |||||
江岸區 | 武漢市 | 1952年7月1日 | 第一至六區調整為江岸、江漢、礄口、漢陽、武昌5個區 | 武漢市人民政府批准 | |
江漢區 | |||||
礄口區 | |||||
漢陽區 | |||||
武昌區 | |||||
青山區 | 1955年2月25日 | 撤銷東湖區、福城區、惠濟區,設立洪山區、青山區、漢橋區 | 武漢市人民委員會報告備案 | ||
洪山區 | 1976年1月10日,撤銷江橋區,併入洪山區 | ||||
東西湖區 | 1959年4月5日 | 由東西湖農場改置 |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|
漢南區 | 1984年1月19日 | 由漢陽縣析置 |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蔡甸區 | 1992年9月12日 | 撤縣設區(原漢陽縣) | 民行批〔1992〕101號 | ||
江夏區 | 1995年3月28日 | 撤縣設區(原武昌縣) | 國函〔1995〕23號 | ||
黃陂區 | 1998年9月1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8〕77號 | ||
新洲區 | |||||
黃石港區 | 黃石市 | 1970年1月10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黃石港、勝陽港、石灰窯、黃思灣、陳家灣、鐵山6個區 | 中共黃石市委員會報告備案 | 1979年4月7日,撤銷勝陽港區,併入黃石港區(鄂革文〔1979〕31號) |
西塞山區 | 1979年4月7日,撤銷黃思灣區、陳家灣區,併入石灰窯區(鄂革文〔1979〕31號);2001年10月12日,石灰窯區更名為西塞山區(民發〔2001〕301號) | ||||
鐵山區 | |||||
下陸區 | 1979年4月7日 | 鄂革文〔1979〕31號 | |||
茅箭區 | 十堰市 | 1984年4月1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茅箭區、張灣區 |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張灣區 | |||||
鄖陽區 | 2014年9月9日 | 撤縣設區(原鄖縣) | 國函〔2014〕118號 | ||
西陵區 | 宜昌市 | 1986年12月1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西陵區、伍家崗區、點軍區 | 國函〔1986〕188號 | |
伍家崗區 | |||||
點軍區 | |||||
猇亭區 | 1995年3月21日 | 由枝江縣猇亭鎮改置 | 國函〔1995〕21號 | ||
夷陵區 | 2001年3月22日 | 撤縣設區(原宜昌縣) | 國函〔2001〕28號 | ||
襄城區 | 襄陽市 | 1984年4月27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襄城區、樊東區、樊西區、郊區 |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樊城區 | 1995年10月22日 | 撤銷樊東區、樊西區、郊區,設立樊城區 | 國函〔1995〕100號 | ||
襄州區 | 2001年8月31日 | 撤銷襄陽縣,設立襄陽區 | 國函〔2001〕93號 | 2010年11月26日,襄陽區更名為襄州區(國函〔2010〕129號) | |
鄂城區 | 鄂州市 | 1984年1月1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鄂城市) |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梁子湖區 | 1987年8月10日 | 由鄂城區析置 | 國函〔1987〕139號 | ||
華容區 | |||||
東寶區 | 荊門市 | 1985年5月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荊門市) |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掇刀區 | 2001年3月17日 | 由東寶區析置 | 國函〔2001〕25號 | ||
孝南區 | 孝感市 | 1993年4月10日 | 撤銷縣級孝感市,設立孝南區、孝昌縣 | 國函〔1993〕46號 | |
沙市區 | 荊州市 | 1994年9月29日 | 撤市設區(原地級沙市市) | 國函〔1994〕99號 | |
荊州區 | 撤銷江陵縣,設立荊州區、江陵區[註 22] | ||||
黃州區 | 黃岡市 | 1995年12月23日 | 撤銷縣級黃州市,設立黃州區、團風縣 | 國函〔1995〕130號 | |
咸安區 | 咸寧市 | 1998年12月6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咸寧市) | 國函〔1998〕103號 | |
曾都區 | 隨州市 | 2000年6月2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隨州市) | 國函〔2000〕80號 | |
湖南省(共36個) | |||||
芙蓉區 | 長沙市 | 1996年4月22日 | 撤銷東區、南區、西區、北區、郊區,設立芙蓉區、天心區、嶽麓區、開福區、雨花區 | 國函〔1996〕29號 | |
天心區 | |||||
嶽麓區 | |||||
開福區 | |||||
雨花區 | |||||
望城區 | 2011年5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1〕57號 | ||
荷塘區 | 株洲市 | 1997年5月31日 | 撤銷東區、南區、北區、郊區,設立荷塘區、蘆淞區、石峰區、天元區 | 國函〔1997〕40號 | |
蘆淞區 | |||||
石峰區 | |||||
天元區 | |||||
淥口區 | 2018年6月19日 | 撤縣設區(原株洲縣) | 國函〔2018〕88號 | ||
雨湖區 | 湘潭市 | 1984年8月19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雨湖、湘江、岳塘、板塘、郊區5個區 |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1992年6月25日,撤銷湘江區、板塘區、郊區,併入雨湖區、岳塘區(民行批〔1992〕64號) |
岳塘區 | |||||
南嶽區 | 衡陽市 | 1984年5月22日 | 由衡山縣析置 |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珠暉區 | 2001年4月4日 | 撤銷江東區、城南區、城北區、郊區,設立珠暉區、雁峰區、石鼓區、蒸湘區 | 國函〔2001〕34號 | ||
雁峰區 | |||||
石鼓區 | |||||
蒸湘區 | |||||
雙清區 | 邵陽市 | 1997年8月29日 | 撤銷東區、西區、郊區,設立雙清區、大祥區、北塔區 | 國函〔1997〕83號 | |
大祥區 | |||||
北塔區 | |||||
雲溪區 | 岳陽市 | 1984年4月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南區、北區、郊區 | (84)國函字58號 | 1996年3月16日,北區更名為雲溪區(國函〔1996〕16號) |
岳陽樓區 | 1996年3月16日 | 撤銷南區、郊區,設立岳陽樓區、君山區 | 國函〔1996〕16號 | ||
君山區 | |||||
武陵區 | 常德市 | 1988年1月23日 | 撤銷縣級常德市、常德縣,設立武陵區、鼎城區 | 國函〔1988〕18號 | |
鼎城區 | |||||
永定區 | 張家界市 | 1988年5月1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大庸市) | 國函〔1988〕77號 | |
武陵源區 | 由縣級大庸市、慈利縣、桑植縣析置 | ||||
資陽區 | 益陽市 | 1994年3月7日 | 撤銷縣級益陽市、益陽縣,設立資陽區、赫山區 | 國函〔1994〕17號 | |
赫山區 | |||||
北湖區 | 郴州市 | 1994年12月17日 | 撤銷縣級郴州市、郴縣,設立北湖區、蘇仙區 | 國函〔1994〕136號 | |
蘇仙區 | |||||
零陵區 | 永州市 | 1995年11月21日 | 撤銷縣級永州市,設立芝山區 | 國函〔1995〕110號 | 2005年6月15日,芝山區更名為零陵區(民函〔2005〕138號) |
冷水灘區 | 撤市設區 | ||||
鶴城區 | 懷化市 | 1997年11月29日 | 撤銷縣級懷化市,設立鶴城區、中方縣 | 國函〔1997〕105號 | |
婁星區 | 婁底市 | 1999年1月2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婁底市) | 國函〔1999〕7號 | |
廣東省(共65個) | |||||
荔灣區 | 廣州市 | 1960年8月5日 | 撤銷中區、西區、北區、珠江區、河南區,設立荔灣區、越秀區、海珠區 | 2005年4月28日,撤銷芳村區[註 23],併入荔灣區(國函〔2005〕35號) | |
越秀區 | 2005年4月28日,撤銷東山區,併入越秀區(國函〔2005〕35號) | ||||
海珠區 | |||||
白雲區 | 1962年5月11日 | 撤銷芳村區、黃埔區、江村區,設立郊區 | 1987年1月23日,郊區更名為白雲區(國函〔1987〕18號) | ||
黃埔區 | 1973年2月28日 | 由郊區析置 | 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2014年1月25日,撤銷蘿崗區[註 24],併入黃埔區(國函〔2014〕11號) | |
天河區 | 1985年5月24日 | 由番禺縣析置 | (85)國函字75號 | ||
番禺區 | 2000年5月21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0〕44號 | ||
花都區 | |||||
南沙區 | 2005年4月28日 | 由番禺區析置 | 國函〔2005〕35號 | ||
從化區 | 2014年1月25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1號 | ||
增城區 | |||||
武江區 | 韶關市 | 1984年7月17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北江區、武江區、湞江區 | 粵府函〔1984〕148號 | |
湞江區 | 2004年5月29日,撤銷北江區,併入湞江區(國函〔2004〕40號) | ||||
曲江區 | 2004年5月2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4〕40號 | ||
羅湖區 | 深圳市 | 1990年1月4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羅湖區、福田區、南山區 | 民行批〔1990〕2號 | |
福田區 | |||||
南山區 | |||||
寶安區 | 1992年11月11日 | 撤銷寶安縣,設立寶安區、龍崗區 | 民行批〔1992〕140號 | ||
龍崗區 | |||||
鹽田區 | 1997年10月21日 | 由羅湖區析置 | 國函〔1997〕97號 | ||
龍華區 | 2016年9月14日 | 由寶安區析置 | 國函〔2016〕159號 | ||
坪山區 | 由龍崗區析置 | ||||
光明區 | 2018年2月9日 | 由寶安區析置 | 國函〔2018〕25號 | ||
香洲區 | 珠海市 | 1984年6月15日 | 將市區劃為香洲區 | ||
斗門區 | 2001年4月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35號 | ||
金灣區 | 由香洲區、斗門縣析置 | ||||
龍湖區 | 汕頭市 | 1991年9月14日 | 撤銷安平、同平、公園、金砂、達濠、郊區6個區,設立龍湖、金園、昇平、達濠4個區 | 民行批〔1991〕53號 | |
金平區 | 2003年1月29日 | 撤銷昇平區、金園區,合併設立金平區 | 國函〔2003〕11號 | ||
濠江區 | 撤銷河浦區、達濠區,合併設立濠江區 | ||||
潮陽區 | 撤銷潮陽市,設立潮陽區、潮南區 | ||||
潮南區 | |||||
澄海區 | 撤市設區 | ||||
禪城區 | 佛山市 | 2002年12月8日 | 撤銷城區、石灣區,合併設立禪城區 | 國函〔2002〕109號 | |
南海區 | 撤市設區 | ||||
順德區 | |||||
三水區 | |||||
高明區 | |||||
蓬江區 | 江門市 | 1984年7月9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城區、郊區 | 粵府函〔1984〕143號 | 1994年8月10日,郊區更名為蓬江區(民行批〔1994〕119號) |
江海區 | 1994年8月10日,城區更名為江海區(民行批〔1994〕119號) | ||||
新會區 | 2002年6月2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56號 | ||
赤坎區 | 湛江市 | 1984年6月2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赤坎區、霞山區、坡頭區、郊區 | 粵府函〔1984〕128號 | |
霞山區 | |||||
坡頭區 | |||||
麻章區 | 1994年10月10日,郊區更名為麻章區(民行批〔1994〕140號) | ||||
茂南區 | 茂名市 | 1985年4月18日 | 由城區、郊區析置 | ||
電白區 | 2014年1月25日 | 撤銷茂港區[註 25]、電白縣,合併設立電白區 | 國函〔2014〕12號 | ||
端州區 | 肇慶市 | 1988年1月7日 | 撤銷縣級肇慶市,設立端州區、鼎湖區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鼎湖區 | |||||
高要區 | 2015年4月28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76號 | ||
惠城區 | 惠州市 | 1988年1月7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惠州市)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惠陽區 | 2003年3月6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3〕36號 | ||
梅江區 | 梅州市 | 1988年1月7日 | 撤銷縣級梅縣市,設立梅江區、梅縣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梅縣區 | 2013年10月18日 | 撤縣設區(原梅縣) | 國函〔2013〕113號 | ||
城區 | 汕尾市 | 1988年1月7日 | 由海豐縣析置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源城區 | 河源市 | 1988年1月7日 | 撤銷河源縣,設立源城區、郊區[註 26]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江城區 | 陽江市 | 1988年1月7日 | 撤銷陽江縣,設立江城區、陽東區[註 27]、陽西縣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陽東區 | 2014年10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41號 | ||
清城區 | 清遠市 | 1988年1月7日 | 撤銷清遠縣,設立清城區、清郊區[註 28] | 國函〔1988〕6號 | |
清新區 | 2012年11月1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2〕192號 | ||
湘橋區 | 潮州市 | 1991年12月7日 | 撤銷縣級潮州市,設立湘橋區、潮安縣 | 國函〔1991〕84號 | |
潮安區 | 2013年6月2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3〕74號 | ||
榕城區 | 揭陽市 | 1991年12月7日 | 撤銷揭陽縣,設立榕城區、揭東縣 | 國函〔1991〕84號 | |
揭東區 | 2012年12月1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2〕207號 | ||
雲城區 | 雲浮市 | 1994年4月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雲浮市) | 國函〔1994〕24號 | |
雲安區 | 2014年9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20號 | ||
廣西壯族自治區(共41個) | |||||
興寧區 | 南寧市 | 1979年2月2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新城、永新、江南、朝陽、衡陽(1980年4月5日更名為城北區)5個區 | 桂革發〔1979〕43號 | 1980年4月5日,朝陽區更名為興寧區;2001年11月15日,撤銷郊區(1984年6月23日設立),併入興寧、新城、江南、永新、城北5個區(國函〔2001〕150號);2004年9月15日,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(國函〔2004〕79號) |
青秀區 | |||||
江南區 | |||||
西鄉塘區 | 2004年9月15日 | 撤銷城北區、永新區,合併設立西鄉塘區 | 國函〔2004〕79號 | ||
良慶區 | 撤銷邕寧縣,設立良慶區、邕寧區 | ||||
邕寧區 | |||||
武鳴區 | 2015年2月1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36號 | ||
城中區 | 柳州市 | 1979年3月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城中、魚峰、柳南、柳北、鵝山(1979年9月11日併入柳南區)5個區 | 桂革發〔1979〕53號 | 2002年6月22日,撤銷郊區(1984年6月23日設立),併入城中、魚峰、柳南、柳北4個區(國函〔2002〕57號) |
魚峰區 | |||||
柳南區 | |||||
柳北區 | |||||
柳江區 | 2016年3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55號 | ||
秀峰區 | 桂林市 | 1979年4月1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秀峰、疊彩、象山、七星4個區 | 桂革發〔1979〕85號 | |
疊彩區 | |||||
象山區 | |||||
七星區 | |||||
雁山區 | 1984年6月23日 | 設立郊區 | 桂發〔1984〕16號 | 1996年12月2日,郊區更名為雁山區(國函〔1996〕110號) | |
臨桂區 | 2013年1月1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3〕17號 | ||
萬秀區 | 梧州市 | 1979年1月2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萬秀、白雲、蝶山、鴛江(1984年併入蝶山區)4個區 | 桂革發〔1979〕20號 | 1990年11月1日,撤銷白雲區,併入萬秀區(民行批〔1990〕99號);2013年2月8日,撤銷蝶山區,併入萬秀區(國函〔2013〕25號) |
長洲區 | 2003年1月2日 | 撤銷郊區,由郊區、蝶山區析置長洲區 | 國函〔2003〕1號 | ||
龍圩區 | 2013年2月8日 | 由蒼梧縣析置 | 國函〔2013〕25號 | ||
海城區 | 北海市 | 1984年9月11日 | 撤銷縣級北海市,設立海城區、郊區 | ||
銀海區 | 1994年12月17日 | 撤銷郊區,由郊區、海城區、合浦縣析置銀海區 | 國函〔1994〕137號 | ||
鐵山港區 | 由合浦縣析置 | ||||
港口區 | 防城港市 | 1993年5月23日 | 撤銷防城各族自治縣、防城港區,設立港口區、防城區 | 國函〔1993〕68號 | |
防城區 | |||||
欽南區 | 欽州市 | 1994年6月28日 | 撤銷縣級欽州市,設立欽南區、欽北區 | 國函〔1994〕62號 | |
欽北區 | |||||
港北區 | 貴港市 | 1995年10月27日 | 撤銷縣級貴港市,設立港北區、港南區 | 國函〔1995〕96號 | |
港南區 | |||||
覃塘區 | 2003年3月6日 | 由港北區析置 | 國函〔2003〕37號 | ||
玉州區 | 玉林市 | 1997年4月2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玉林市) | 國函〔1997〕26號 | |
福綿區 | 2013年6月28日 | 由玉州區析置 | 國函〔2013〕75號 | ||
右江區 | 百色市 | 2002年6月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百色市) | 國函〔2002〕47號 | |
田陽區 | 2019年6月2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9〕62號 | ||
八步區 | 賀州市 | 2002年6月1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賀州市) | 國函〔2002〕51號 | |
平桂區 | 2016年6月8日 | 由八步區析置 | 國函〔2016〕101號 | ||
金城江區 | 河池市 | 2002年6月1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河池市) | 國函〔2002〕52號 | |
宜州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90號 | ||
興賓區 | 來賓市 | 2002年9月29日 | 撤縣設區(原來賓縣) | 國函〔2002〕88號 | |
江州區 | 崇左市 | 2002年12月23日 | 撤縣設區(原崇左縣) | 國函〔2002〕121號 | |
海南省(共10個) | |||||
秀英區 | 海口市 | 2002年10月16日 | 撤銷縣級瓊山市、秀英區、新華區、振東區,設立新的秀英區、龍華區、瓊山區、美蘭區 | 國函〔2002〕92號 | |
龍華區 | |||||
瓊山區 | |||||
美蘭區 | |||||
海棠區 | 三亞市 | 2014年1月25日 | 撤銷海棠灣鎮,設立海棠區 | 國函〔2014〕14號 | |
吉陽區 | 撤銷吉陽鎮,設立吉陽區 | ||||
天涯區 | 撤銷鳳凰鎮、天涯鎮、育才鎮,合併設立天涯區 | ||||
崖州區 | 撤銷崖城鎮,設立崖州區 | ||||
西沙區 | 三沙市 | 2020年4月18日 | 管轄西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,代管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| ||
南沙區 | 管轄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| ||||
四川省(共55個) | |||||
龍泉驛區 | 成都市 | 1960年7月18日 | 撤銷郊區,設立金牛區、龍泉驛區、青白江區 |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批覆 | |
青白江區 | |||||
錦江區 | 1990年9月4日 | 撤銷東城區、西城區、金牛區,調整為錦江區、青羊區、金牛區、武侯區、成華區 | 民行批〔1990〕84號 | ||
青羊區 | |||||
金牛區 | |||||
武侯區 | |||||
成華區 | |||||
新都區 | 2001年11月1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149號 | ||
溫江區 | 2002年4月1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28號 | ||
雙流區 | 2015年12月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207號 | ||
郫都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縣設區(原郫縣) | 國函〔2016〕186號 | ||
新津區 | 2020年6月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20〕82號 | ||
自流井區 | 自貢市 | 1953年6月3日 | 第一至五區調整為自流井區、貢井區、大墳堡區、郊區 | (53)府民字第0807號 | |
貢井區 | |||||
大安區 | 1955年8月20日,大墳堡區更名為大安區 | ||||
沿灘區 | 1983年1月31日,郊區更名為沿灘區(川府函〔1983〕11號) | ||||
東區 | 攀枝花市 | 1976年4月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東區、西區、郊區 | 川革函〔1976〕51號 | |
西區 | |||||
仁和區 | 1981年8月7日,郊區更名為仁和區 | ||||
江陽區 | 瀘州市 | 1984年7月16日 | 撤銷縣級瀘州市,設立市中區 | 川府函〔1984〕240號 | 1995年12月24日,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(國函〔1995〕132號) |
納溪區 | 1995年12月2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5〕132號 | ||
龍馬潭區 | 由市中區析置 | ||||
旌陽區 | 德陽市 | 1984年9月12日 | 撤銷德陽縣,設立市中區 | (84)國函字132號 | 1996年8月3日,市中區更名為旌陽區(國函〔1996〕63號) |
羅江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7〕106號 | ||
涪城區 | 綿陽市 | 1985年2月8日 | 撤銷縣級綿陽市,設立市中區 | (85)國函字20號 | 1992年10月30日,市中區更名為涪城區(民行批〔1992〕127號) |
遊仙區 | 1992年10月30日 | 由市中區析置 | 民行批〔1992〕127號 | ||
安州區 | 2016年3月20日 | 撤縣設區(原安縣) | 國函〔2016〕57號 | ||
利州區 | 廣元市 | 1985年2月8日 | 撤銷廣元縣,設立市中區 | (85)國函字20號 | 2007年1月11日,市中區更名為利州區(民函〔2007〕12號) |
昭化區 | 1989年8月15日 | 由市中區析置元壩區、朝天區 | 民批〔1989〕9號 | 2013年3月12日,元壩區更名為昭化區(民函〔2013〕84號) | |
朝天區 | |||||
船山區 | 遂寧市 | 1985年2月8日 | 撤銷遂寧縣,設立市中區 | (85)國函字20號 | 2003年12月18日,市中區更名為船山區(國函〔2003〕131號) |
安居區 | 2003年12月18日 | 由市中區析置 | 國函〔2003〕131號 | ||
市中區 | 內江市 | 1985年2月11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內江市) | (85)國函字23號 | |
東興區 | 1989年7月7日 | 撤縣設區(原內江縣) | 民批〔1989〕3號 | ||
市中區 | 樂山市 | 1985年2月11日 | 撤銷縣級樂山市,設立市中區、五通橋區、沙灣區 | (85)國函字25號 | |
沙灣區 | |||||
五通橋區 | |||||
金口河區 | 由金口河工農區改置 | ||||
順慶區 | 南充市 | 1993年7月2日 | 撤銷縣級南充市、南充縣,設立順慶區、高坪區、嘉陵區 | 國函〔1993〕96號 | |
高坪區 | |||||
嘉陵區 | |||||
東坡區 | 眉山市 | 2000年6月10日 | 撤縣設區(原眉山縣) | 國函〔2000〕60號 | |
彭山區 | 2014年10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40號 | ||
翠屏區 | 宜賓市 | 1996年10月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宜賓市) | 國函〔1996〕80號 | |
南溪區 | 2011年2月1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1〕18號 | ||
敘州區 | 2018年6月19日 | 撤縣設區(原宜賓縣) | 國函〔2018〕89號 | ||
廣安區 | 廣安市 | 1998年7月31日 | 撤縣設區(原廣安縣) | 國函〔1998〕60號 | |
前鋒區 | 2013年2月8日 | 由廣安區析置 | 國函〔2013〕22號 | ||
通川區 | 達州市 | 1999年6月2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達川市) | 國函〔1999〕51號 | |
達川區 | 2013年6月28日 | 撤縣設區(原達縣) | 國函〔2013〕73號 | ||
雨城區 | 雅安市 | 2000年6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雅安市) | 國函〔2000〕66號 | |
名山區 | 2012年9月3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2〕151號 | ||
巴州區 | 巴中市 | 2000年6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巴中市) | 國函〔2000〕69號 | |
恩陽區 | 2013年1月18日 | 由巴州區析置 | 國函〔2013〕16號 | ||
雁江區 | 資陽市 | 2000年6月14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資陽市) | 國函〔2000〕71號 | |
貴州省(共16個) | |||||
南明區 | 貴陽市 | 1955年8月19日 | 第一至三區調整為雲岩區、富水區、南明區 | 貴州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雲岩區 | 1958年2月12日,撤銷富水區,併入雲岩區 | ||||
花溪區 | 撤銷郊區,設立花溪、中曹、金華、烏當、黔靈5個區 | 國務院批覆 | 1956年,撤銷花溪、中曹、金華、烏當、黔靈5個區,合併設立郊區。1958年2月24日,撤銷郊區,恢復花溪區、烏當區 | ||
烏當區 | |||||
白雲區 | 1973年6月7日 | 由烏當區析置 | 貴州省革命委員會批准 | ||
觀山湖區 | 2012年11月15日 | 由烏當區、清鎮市析置 | 國函〔2012〕190號 | ||
鍾山區 | 六盤水市 | 1987年12月15日 | 撤銷水城特區,設立鍾山區、水城縣 | 國函〔1987〕199號 | |
水城區 | 2020年6月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20〕83號 | ||
紅花崗區 | 遵義市 | 1997年6月1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遵義市) | 國函〔1997〕45號 | |
匯川區 | 2003年12月26日 | 由紅花崗區析置 | 國函〔2003〕135號 | ||
播州區 | 2016年3月20日 | 撤縣設區(原遵義縣) | 國函〔2016〕56號 | ||
西秀區 | 安順市 | 2000年6月2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安順市) | 國函〔2000〕79號 | |
平壩區 | 2014年12月1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60號 | ||
七星關區 | 畢節市 | 2011年10月2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畢節市) | 國函〔2011〕130號 | |
碧江區 | 銅仁市 | 2011年10月2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銅仁市) | 國函〔2011〕131號 | |
萬山區 | 撤特區設區(原萬山特區) | ||||
雲南省(共17個) | |||||
五華區 | 昆明市 | 1956年10月19日 | 第一至十區調整為五華、盤龍、官渡、龍泉、西山、海口(1960年9月13日併入安寧縣)6個區 | 雲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
盤龍區 | |||||
官渡區 | 1960年9月22日,撤銷龍泉區,併入官渡區 | ||||
西山區 | |||||
東川區 | 1998年12月6日 | 撤銷地級東川市,設立東川區 | 國函〔1998〕104號 | ||
呈貢區 | 2011年5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1〕58號 | ||
晉寧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87號 | ||
麒麟區 | 曲靖市 | 1997年5月6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曲靖市) | 國函〔1997〕32號 | |
霑益區 | 2016年3月20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54號 | ||
馬龍區 | 2018年2月9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8〕24號 | ||
紅塔區 | 玉溪市 | 1997年12月1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玉溪市) | 國函〔1997〕108號 | |
江川區 | 2015年12月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208號 | ||
隆陽區 | 保山市 | 2000年12月30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保山市) | 國函〔2000〕137號 | |
昭陽區 | 昭通市 | 2001年1月1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昭通市) | 國函〔2001〕6號 | |
古城區 | 麗江市 | 2002年12月26日 | 撤銷麗江納西族自治縣,設立古城區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| 國函〔2002〕122號 | |
思茅區 | 普洱市 | 2003年10月30日 | 撤銷縣級思茅市,設立翠雲區 | 國函〔2003〕113號 | 2007年1月21日,翠雲區更名為思茅區(國函〔2007〕8號) |
臨翔區 | 臨滄市 | 2003年12月26日 | 撤縣設區(原臨滄縣) | 國函〔2003〕136號 | |
西藏自治區(共8個) | |||||
城關區 | 拉薩市 | 1961年4月23日 | 將市區劃為城關區 | ||
堆龍德慶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185號 | ||
達孜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7〕107號 | ||
桑珠孜區 | 日喀則市 | 2014年6月26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日喀則市) | 國函〔2014〕79號 | |
卡若區 | 昌都市 | 2014年10月20日 | 撤縣設區(原昌都縣) | 國函〔2014〕143號 | |
巴宜區 | 林芝市 | 2015年3月16日 | 撤縣設區(原林芝縣) | 國函〔2015〕51號 | |
乃東區 | 山南市 | 2016年1月7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8號 | |
色尼區 | 那曲市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縣設區(原那曲縣) | 國函〔2017〕109號 | |
陝西省(共31個) | |||||
新城區 | 西安市 | 1954年6月19日 | 第一至十二區調整為新城、碑林、蓮湖、未央、雁塔、長樂、阿房7個區[註 29] | ||
碑林區 | |||||
蓮湖區 | |||||
閻良區 | 1966年8月1日 | 由臨潼縣析置 | 國務院批覆 | ||
灞橋區 | 1980年2月2日 | 撤銷郊區,設立灞橋區、未央區、雁塔區 | 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|
未央區 | |||||
雁塔區 | |||||
臨潼區 | 1997年6月25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1997〕57號 | ||
長安區 | 2002年6月2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45號 | ||
高陵區 | 2014年12月1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4〕158號 | ||
鄠邑區 | 2016年11月24日 | 撤縣設區(原戶縣) | 國函〔2016〕188號 | ||
王益區 | 銅川市 | 1980年2月2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城區、郊區 | 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| 2000年1月7日,城區更名為王益區(民發〔2000〕5號) |
印台區 | 2000年1月7日,郊區更名為印台區(民發〔2000〕5號) | ||||
耀州區 | 2002年6月18日 | 撤縣設區(原耀縣) | 國函〔2002〕54號 | ||
渭濱區 | 寶雞市 | 1971年10月5日 | 將市區劃分為金台區、渭濱區 | (71)國發文74號 | |
金台區 | |||||
陳倉區 | 2003年3月1日 | 撤縣設區(原寶雞縣) | 國函〔2003〕35號 | ||
鳳翔區 | 2021年1月12日 | 撤縣設區 | |||
楊陵區[註 30] | 咸陽市 | 1982年11月3日 | 由武功縣、扶風縣析置 | (82)國函字242號 | 1983年9月9日,寶雞市的楊陵區劃歸咸陽市((83)國函字187號) |
秦都區 | 1983年9月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咸陽市) | (83)國函字187號 | ||
渭城區 | 1986年12月2日 | 由秦都區析置 | 國函〔1986〕176號 | ||
臨渭區 | 渭南市 | 1994年12月17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渭南市) | 國函〔1994〕135號 | |
華州區 | 2015年10月13日 | 撤縣設區(原華縣) | 國函〔2015〕186號 | ||
寶塔區 | 延安市 | 1996年11月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延安市) | 國函〔1996〕84號 | |
安塞區 | 2016年6月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6〕104號 | ||
漢台區 | 漢中市 | 1996年2月21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漢中市) | 國函〔1996〕11號 | |
南鄭區 | 2017年7月1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7〕108號 | ||
榆陽區 | 榆林市 | 1999年12月5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榆林市) | 國函〔1999〕141號 | |
橫山區 | 2015年12月3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209號 | ||
漢濱區 | 安康市 | 2000年6月23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安康市) | 國函〔2000〕81號 | |
商州區 | 商洛市 | 2001年8月31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1〕94號 | |
甘肅省(共17個) | |||||
城關區 | 蘭州市 | 1955年9月30日 | 第一至十二區調整為城關、東崗、七里河、西固、鹽場、安寧、阿干7個區 | 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1958年1月21日,撤銷鹽場區,併入城關區、東崗區;1960年12月3日,撤銷東崗區,併入城關區 |
七里河區 | 1960年12月3日,撤銷阿干區,併入七里河區 | ||||
西固區 | |||||
安寧區 | |||||
紅古區 | 1960年4月27日 | 由永登區析置 | 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| ||
金川區 | 金昌市 | 1984年12月14日 | 將市區劃為金川區 | 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 | |
白銀區 | 白銀市 | 1962年11月21日 | 將市區劃為市郊區 | 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決定 | 1963年10月23日,撤銷地級白銀市,市郊區更名為白銀區,劃歸蘭州市;1985年5月14日,恢復白銀市(地級),白銀區劃歸白銀市((85)國函字66號) |
平川區 | 1985年5月14日 | 由靖遠縣析置 | (85)國函字66號 | ||
秦州區 | 天水市 | 1985年7月8日 | 撤銷縣級天水市、天水縣,設立秦城區、北道區 | (85)國函字108號 | 2004年9月30日,秦城區更名為秦州區(民函〔2004〕244號) |
麥積區 | 2004年9月30日,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(民函〔2004〕244號) | ||||
涼州區 | 武威市 | 2001年5月9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武威市) | 國函〔2001〕47號 | |
甘州區 | 張掖市 | 2002年3月1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張掖市) | 國函〔2002〕16號 | |
崆峒區 | 平涼市 | 2002年6月2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平涼市) | 國函〔2002〕46號 | |
肅州區 | 酒泉市 | 2002年6月18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酒泉市) | 國函〔2002〕53號 | |
西峰區 | 慶陽市 | 2002年6月22日 | 撤市設區 | 國函〔2002〕55號 | |
安定區 | 定西市 | 2003年4月4日 | 撤縣設區(原定西縣) | 國函〔2003〕46號 | |
武都區 | 隴南市 | 2004年1月11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04〕1號 | |
青海省(共7個) | |||||
城東區 | 西寧市 | 1963年3月7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城東區、城中區、城西區 | 青海省人民委員會批覆 | 1986年3月5日,撤銷郊區,併入城東、城中、城西、城北4個區(國函〔1986〕30號) |
城中區 | |||||
城西區 | |||||
城北區 | 1986年3月5日 | 由城西區析置 | 國函〔1986〕30號 | ||
湟中區 | 2019年11月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9〕106號 | ||
樂都區 | 海東市 | 2013年2月8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3〕23號 | |
平安區 | 2015年2月16日 | 撤縣設區 | 國函〔2015〕38號 | ||
寧夏回族自治區(共9個) | |||||
興慶區 | 銀川市 | 2002年10月19日 | 撤銷城區、新城區、郊區,設立西夏區、金鳳區、興慶區 | 國函〔2002〕95號 | |
西夏區 | |||||
金鳳區 | |||||
大武口區 | 石嘴山市 | 1975年11月23日 | 將市區劃分為大武口區、石嘴山區、石炭井區 | 國發〔1975〕189號 | 2002年10月19日,撤銷石炭井區,併入大武口區(國函〔2002〕96號) |
惠農區 | 2003年12月31日 | 撤銷惠農縣、石嘴山區,合併設立惠農區 | 國函〔2003〕139號 | ||
利通區 | 吳忠市 | 1998年5月11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吳忠市) | 國函〔1998〕33號 | |
紅寺堡區 | 2009年9月30日 | 由利通區析置 | 國函〔2009〕122號 | ||
原州區 | 固原市 | 2001年7月7日 | 撤縣設區(原固原縣) | 國函〔2001〕80號 | |
沙坡頭區 | 中衛市 | 2003年12月31日 | 撤縣設區(原中衛縣) | 國函〔2003〕139號 | |
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共13個) | |||||
天山區 | 烏魯木齊市 | 1959年2月 | 將第一至五區調整為天山、多斯魯克、沙依巴克、新市4個區 | 1960年,撤銷多斯魯克區,併入天山區 | |
沙依巴克區 | |||||
新市區 | |||||
水磨溝區 | 撤銷第四區、八道灣鎮,合併設立水磨溝工礦區 | 1969年,水磨溝工礦區更名為水磨溝區 | |||
頭屯河區 | 由頭屯河鎮改置 | ||||
達坂城區 | 1970年11月25日 | 由和靜縣析置南山礦區 | 國務院批准 | 1999年8月10日,南山礦區更名為南泉區(民發〔1999〕23號);2002年3月9日,南泉區更名為達坂城區(國函〔2002〕20號) | |
米東區 | 2007年6月30日 | 撤銷米泉市、東山區,合併設立米東區 | 國函〔2007〕65號 | ||
獨山子區 | 克拉瑪依市 | 1982年2月6日 | 將市區劃分為獨山子區、克拉瑪依區、白鹼灘區、烏爾禾區 | 新政發〔1982〕34號 | |
克拉瑪依區 | |||||
白鹼灘區 | |||||
烏爾禾區 | |||||
高昌區 | 吐魯番市 | 2015年3月16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吐魯番市) | 國函〔2015〕52號 | |
伊州區 | 哈密市 | 2016年1月7日 | 撤市設區(原縣級哈密市) | 國函〔2016〕9號 |
1983年地市改革以後,縣級行政區逐步劃歸地級市管轄。而後土地財政興起,由於地級市的中心城區基本已經開發完畢,為了維持土地財政的運轉,將下轄縣份撤縣改區,從而將縣管土地據為市有的做法流行開來。21世紀以來撤縣設區之勢愈發猛烈,甚至出現了下轄縣份全部改區的市,多見於直轄市、副省級市以及發達地區的地級市。
一些地級市不設市轄區,而直接管轄鄉級行政區,區劃結構與縣級市類似,俗稱「直筒子市」。
一些地級市只設一個市轄區,其中大部分位於省內相對欠發達的地域,地市改革以前從未設立地級市,地市改革以後才由地區行政公署直接改為地級市,並將公署駐地改為市轄區。
一些地級市下轄有同名的市轄區。
一些地級市下轄有帶民族名稱的市轄區,多是1950年代民族區域自治草創期設立的舊制區劃,沒有隨自治政策變化而更改地名,屬於歷史遺留問題。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